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 刘 燕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四川省德昌县第一完全小学 刘 燕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用多种方法阅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关系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的保障
  兴趣是阅读有效性的内驱力,有兴趣的指引下学生将把被动获取的过程转变成为主动的行为。语文是一门充满乐趣的学科,生动的内容,鲜活的文字,精美的插图,为我们给学生激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这时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时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课本资源,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在低年级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教师可利用课文插图设计这样的引入:师:今天,月亮姐姐就来到了我们班。 谁能说说月亮姐姐长的什么样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月亮的形状、颜色)生:月亮姐姐弯弯的,她是黄色的.生:月亮姐姐穿着黄色的衣服,弯着腰……师:这样的月亮姐姐像什么呢?生:我觉得月亮姐姐像弯弯的香蕉.生:我觉得月亮姐姐像镰刀.生: 我觉得月亮姐姐像小小的船.……师:这样美丽的月亮姐姐挂在蓝蓝的夜空中是多么美丽呀!有一位名叫叶圣陶的老爷爷把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生:小小的船。师:那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美丽的月亮姐姐,一起读读课文。通过这样的引入,让课文插图生动起来,课文内容充满生命力,吸引学生走近文本,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 开放式的课堂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提供阵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它特别强调了学生处于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更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突出了阅读是学生的活动。当然,这一阅读活动不仅仅是个体封闭式的自学,而是在班级集体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进行群体开放式的合作学习。所以,在阅读课中更应该把老师定位在“指导者”角色上,学生是“学习者”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变成他们的学习乐园。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1、激趣、想象导入:学生听《种太阳》歌曲并动手画画自己心中最喜欢的太阳。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诵读课文,体会想象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研究感受并想象四种太阳的不同美。4、指导背诵: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段背诵下来。5、口语交际:给自己收集的资料选一个合适的太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学中,教师可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开始,到点拨学生想象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体验、感悟,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学生自始至终处在一种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
  三、个性化解读为阅读教学注入活力
  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贮存中能够找到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模块以后,才能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由于阅读主体大脑贮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阅读同一文本,也形成各自不同的相似选择与相似匹配,进而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后,学生各自构建起了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风娃娃》这课时,在阅读中教者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假如你是风娃娃,你为什么感到快乐?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教者稍微总结了一下,接着说:“那么你说看看,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 有的学生说:“风娃娃你真爱帮助人”;有的学生说:“风娃娃有做好事的时候,也有做坏事的时候,我喜欢他做好事。”;还有的说:“风娃娃你真善良,我要向你学习”……让孩子来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不失时机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得以体现,阅读教学不各再是呆板的一问一答式的教学。
  四、创新思维的培养让阅读教学闪现智慧光芒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教学中,教师要突破常规,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如果学生对知识信息单纯地、被动地去理解和吸收,其效果往往是很差的;相反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及创造性的想象、联想,有意识地去寻找、去发现问题,获得新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课的不同类型进行不同的教学,并根据阅读教学的本身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充气式雨衣》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中你还可以发明什么?(思考、讨论、交流) 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放飞了他们的思维。学生说:“我想发明一种新型书包可以让书包能装很多东西又不重。” “我想发明一种特别人食物,能让人吃很少的东西就不觉得饿。” “我想发明两用汽车,可以飞还可以在公路上行驶”“我想发明折叠式小屋,走到哪里都有家”………从身边的事去发现,进行创造性想象,想象力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应声虫,学生的创造思维有了很大的发展,让阅读教学中也随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 【发布时间】2016/5/7 16:51:25
  • 【点击频次】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