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怎样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
怎样运用多媒体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
广西博白县浪平镇初级中学 陈庆玲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为课堂教学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思品走进生活,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构建学科体系,培养综合能力;培养道德情操并达到培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多媒体;提高;兴趣;效率;声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走进了思想品德课堂,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静止的关系动态化,显示出彩色图像和播放出悦耳动听的声音,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转变了师生关系和地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教与学的有机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声像并用,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非常重要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可以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片和图像等多媒体要素的优势,进行有机整合。创设与讲解内容相适应的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鲜明的画面构图,逼真的形态色彩、美妙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和节奏,可以提高课堂实效。 如教学七年级《描绘自强人生》这一课时,教师可播放一段题为“当代大学生洪战辉”的新闻报道作为教育材料,让学生通过视听,体会材料的真实性,产生一种声情并茂的情景,刺激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创设情境,突出重点,增强教学直观力度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突破思品课的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分阶段演示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表达的现象,可以用直观的图像或动画变换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现象等等。这都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九年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内容时,为了学生便于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地位和作用等,我就设计了一艘驶向党的奋斗目标的潜艇,其中党的的基本路线则是指引这艘潜艇的航标。这个动画通过多媒体技术控制各过程,提供了逼真形象的表现效果,一下扩大了学生的感知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身临其境,唤起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中的感性材料,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使枯燥的课堂顿时变得熠熠生辉。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让思品走进生活,能够增强时代气息和可信度
思品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现在的许多教学中没有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让学生来参与和感受现实中的生活情境,于是很多时候不能够使理论与现实相接合。但是如果我们能运用网络找到各种与培养学生思想价值观、情感态度观等相关的现实材料,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社会现象,思品课也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就会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思品课的积极性,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同时使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由此可见思品课教学必须紧密联系身边时政新闻,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而通过多媒体恰恰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政治可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思品课教育的可信度和学生学习思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思品课的重视程度。
四、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实践,不仅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且使信息流速加快。多媒体教学课件在知识结构上是按讲授者的讲授思路组织的,课件中的内容大都由教师的讲授提纲、重点组成。这些内容既可以声、画、文并举的形式依次出屏展现,也可任意抽调使用而不受编程顺序的限制。另外,多媒休教学课件操作便捷的功能优势,使老师有目的控制信息发布的速度这一设想成为可能。作为教师不必向学生通篇宣讲课程的内容,而只需要对学生作一些启发性的指导,课件基本上以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的形式,生动展示教学内容,加上从该课件中搜寻、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因此,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的传播速度较之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传播速度就有了极大的改进。
五、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能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既可分屏显示,也可多屏呈现,能够吸引着学生看、听、记,增强视觉和听觉刺激,既提高了学生有效识记,又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形成知识网络。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走向“会学”,由“单向思维”转向“全方位思维”,逐渐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例如新课标下,思想品德课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在多媒体运用过程中,教师不时对多媒体展示的材料不断加以指点、评价,针对问题,师生共同讨论甚至争论,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作简要评述,这样师生之间变成“零距离”,教学交流变成了感情交流、心灵交流。
六、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适合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影像资料等,把课文单调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富有生机的立体场面,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形象具体的事例、情景等的感知,激发起良好的道德情感,领悟道德知识,接受道德观念,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情、景、理”的相互交融之中明白道理,升华情感,指导行为,自觉履行社会所要求的道德义务。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生动,拓展了教学空间,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利用多媒体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法,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得到真正发挥,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 【发布时间】2016/5/25 16:49:51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