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作者】 黄世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


新疆农七师一二六团中学小学部 黄世英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在这十几年里,我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使学生在生理、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认真学习新课标,以课改精神为指导,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自觉贯彻“健康第一”的重要思想,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杜绝上课的随意性,并对活动内容进行研究、分析。把所学所看的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之中。使自己在教学中能更近一步。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多采用小型竞赛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3、必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冷漠、紧张、对立,学生是不可能喜欢上体育课。只有建立一种民主、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上体育课。为此,教师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水平和业务水平,在学生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是值得尊敬;另一个方面,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和理解学生,和学生交朋友。强调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使自己成为可以帮助、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技能技巧的指导者,同时又是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去体验快乐的“伙伴”,以实际行动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们在玩中去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战术,并在玩中体验快乐。当然,任何事情都得有一个“度”,掌握不当,就容易使一堂课成为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放羊式”教学。
  4、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学生喜不喜欢上体育课,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科学安排,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循序渐进。运用适应——提高——再适应——再提高的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得到锻炼。对“优生”的辅导十分关心,对“差生”更是满腔热情,主要不是要求他们要达到什么标准,或是赶上与超过什么人,而主要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有成功的体会。
  5、巧用课程教学手段,倡导建立生动活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不少体育课,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氛围显得过于沉闷,呆板和压抑。体育课应该是严密的课堂秩序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必须建立生动活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感染和激发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巧用课程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为学生自律、合作,营造良好和谐教学学习氛围。
  通过十几年的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教学经验还需不断积累,教学方法还得不断完善……这些方面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取得更好成绩。

  • 【发布时间】2016/5/25 16:51:41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