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略议初中学生体育分组实践课方法

 

【作者】 伍移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略议初中学生体育分组实践课方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一0三团学校 伍移星


  【摘 要】 新时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不断涌现,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着、变化着。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方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法就是一个全新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如何更好实践分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去探究和总结提高。
  【关键词】 初中体育;分组学习;分组原则

  一、初中体育课分组学习的特点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综合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还要发挥全体学生的智慧和体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学习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分组学习有如下特点:
  1.特色性。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各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色。分组时,让学生决定自己的组长、组名、口号,同组学生的表现影响自己所在小组的未来,学生会为了提高小组的综合实力而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2.合作性。进行集体性游戏活动时,小组成员间的合作默契程度是制胜的关键。组内成员都无法完成目标任务时,就会向邻近的小组寻求帮助,学生在运动参与的同时学会运动技能,保持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是培养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3.自主性。小组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有一定专项技能的学生成为“小老师”,思维敏捷、语言组织力强的学生成为“智囊团”,技能水平较差的学生成为“小学员”。学生在学练时自然分配角色,让学生帮助学生,自主讨论和学练,有时还形成“一帮一”特训,比起教师一人对众多学生的教法,收效要好很多。
  4.适应性。学生上体育课,不仅是获取知识,也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上体育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的意识,让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更好地融入群体,适应群体。
  二、初中体育课分组学习的基本策略
  1.进行体育分组的原则
  把握有效合作的要素,组建合作小组。根据学生个性及学习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每组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性别、个性、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此来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在分组学习时,使各个小组具有特色。学生自主选择自己的组长、组名、口号,让学生决定自己小组的发展,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再通过教师语言激励,学生同呼小组口号等方式,使学生有参与感和责任感。上课时通过教师引导,让各个小组的组员互帮互助,小组之间进行沟通竞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
  2.男女分大组
  在教学上采用男女生分组教学(每组约12人),女生在体能和技能方面与男生相比有一定差距,这样可大大减轻女生在学练时的心理压力,还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和上课效率。例如,进行中长跑项目教学时,女生学练项目为800米,男生学练项目为1000米,同时男女生跑速差异也很大。在练习时,让女生跑1、2道,男生跑3、4道,从而提高了田径场的利用率,同时也能针对男女生的体能进行分层训练。
  3.同质分小组
  在技能学习初期,将体能和运动技能大致相同的学生分在一组(每组约5~6人)。在组内让学生个体之间感觉差异较小,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提高技能方法,让学生觉得自己有赶超同伴的可能,通过良性竞争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提高运动技能。在组间有一定梯度,可以让学生根据运动水平选择不同的训练环境。例如,在实心球学练中,水平较低的小组可以选择在距离沙坑的5米起掷线后投掷实心球入沙坑,水平较高的小组可以选择8米起掷线后投掷实心球入沙坑,当整组学生都可以完成投掷实心球入沙坑时,可以让学生继续选择更远距离的起掷线进行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都保持一定的自信心,同时也避免技能较好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4.小组内团结协作好处
  体育课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小组内方式来完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使小组同学之间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完成体育训练项目,因此每一个小组的团结协作合作学习和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友谊。
  三、 分组学习,合理安排时间
  分组学习,合理安排好时间至关重要,教师要保证学生合作的时间。分组合作学习时间以多少为宜,没有规定的界限,教师要根据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学生的特点、组织情况来确定,一般涉及内容比较直观、具体而简单的可以直接进行合作学习。涉及内容如果要通过练习来获得新知,就要延长合作学习的时间。如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传接球练习让学生总结出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要领,还留给学生进行小组练习、思考、交流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不因为要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又刚刚走进问题而草草收兵,或忙于向学生呈现结果。如果涉及的内容或变化形式比较复杂,在课堂上难以解决的,可提出要求,待以后解决,或者模块教学结束后通过考核评价的方式来体现出来。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教师还应注意:合作交流一开始,教师就要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去,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根据实际需要,时间不够的要敢于再放,多余的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效果会更佳。
  另在进行完一节课时学习后,教师要给每个小组进行公平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知道,那些地方是不足,那些地方小组合学习是好的。需要今后注意和改正的地方。
  总之,合作与分组是作为体育课堂教学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之一,其优点很多。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技能,不能追求“花哨”和“华而不实”,要充分考虑和挖掘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6/5/25 16:54:17
  • 【点击频次】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