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新疆石河子地区一二一团第一中学 杨桂英
【摘 要】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并且能够保持学习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英语教学;兴趣;激发
学生的学习爱好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和教学成绩。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兴趣,学生便会主动学习,积极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轻松、愉悦、主动、有效地学习,关键就是培养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探索中,应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保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
一、兴趣培养的基础:词汇学习
在学习新课文前首先要让学生认识新词汇是很多英语老师的教学习惯,但教新词的方法又各有不同。众所周知,单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音标则是学好单词的关键。因此我在学生英语学习的初学阶段,就十分重视音标教学,重视单词的拼读和拼写,同时不断地教给学生有关音节的知识、辅音字母、重读开、闭音节中元音字母及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使学生能初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则的词能读,听到读音能写。
教学中还要注意抓住主要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来提高记忆效率。这样在以后的新词学习中,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运用规则拼读,拼读正确要及时给予肯定,成功的喜悦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于不正确的发音拼读要及时纠正,让学生加深记忆,这种方式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不断尝试,当然,教师的反复领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也可以带着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手指在空中书写,充分发挥视觉、听觉、动作的综合作用,促进短时记忆。
二、兴趣激发的开端:精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巧妙的导入犹如一部好书的内容提要,一段好乐章的序曲,能起到吸引注意、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带入情境、振奋情智的作用。当然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戏剧小品类可用讲述背景故事导入法;历史地理类可用讨论风土人情导入法等等。另外教师在课堂导入中巧妙地设疑,可以迅速地抓住学生们的心,使学生带着有趣的问题,怀着好奇的心理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识,学生学起课文来就会事半功倍。
三、兴趣持久的动力源:寓学于乐的教学活动
课堂交际化的关键在于活动,没有活动,教师只好唱独角戏。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生动活泼、情语交融的活动,可以将听、说、读、写训练融入其中,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感悟语言,最后能够自由地输出语言。英语教学的活动可以有很多,如教唱英文歌、制作单词卡片、模拟情景训练、开设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比如创设情景,在情景中训练英语会话
作为一门语言,英语学习又有别于其他科目。语言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英语的语境之中。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变为英语学习中的探究对象,那么,学生就会对英语产生亲切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探究学习动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选取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努力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的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的愉悦,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以保持兴趣。在运用情景教学时,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作为初中英语教师,要及时提高业务水平,修养师德。在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是新知识的传授者、示范者,又是操练、运用知识的组织者、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组织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双方排除紧张情绪,敢于张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尊重,必须从心理上分析学生的愿望,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建立起一种协调、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告诉学生不怕丢脸才能学好英语,另外对学生的每一次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嘉许,从而让学生在情境活动、会话训练中得到乐趣,使兴趣持久。
其次,教师必须精心钻研教材,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节课之前也就是在备课时都认真地去考虑,每节课该怎么上,每个学生都应该获得什么,为了使每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活动,并有不同的收获,要精心设计情景活动,安排好每一步骤,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的情景要具体生动,联系实际,体现社会生活。
四、增强学习兴趣的温床:师生的融洽平等关系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师再认真,学生不愿学,成效是很小的。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一定要惧怕教师才好教,但往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为了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主动,特别需要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接受了这位教师,也就很容易接受这门课。
平等的师生关系也要求教师注意角色的变换。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总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从满足学生的需要出发,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从而把英语学好。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即使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如果不因人因时而异,简单重复使用,也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16/5/25 16:58:22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