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自信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作者】 徐莉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自信在孩子们心中绽放


新疆石河子第二十五中学 徐莉莉


  【摘 要】 自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多方面的原因让学生缺乏自信心,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首先要唤醒学生自信的萌芽。教师要做一个让学生信任的老师,用心沟通,打开学生的心房,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其次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获得集体的认同感,树立自信心。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绽放自信魅力。
  【关键词】 小学生;自信心;认同感;实践活动

  自信心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它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勇于创新的创造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不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有自信的人往往比他人多了一份成功的机会。同样,自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我校缺乏自信心是很多小学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积极寻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成了全校老师的共同目标。
  我校位于市郊,生源除了少部分市区的孩子外,大多是外来务工子女。在这个外来务工子女数量庞大的集体里,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我带的班级学生百分之八十是随父母打工而来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的孩子在班里上课不爱回答问题,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见到老师远远地避开,生活中容易自暴自弃……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成了我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为此,我做了如下探索实践。
  一、唤醒自信的萌芽——用心沟通,打开学生的心房
  1、做一个让学生信任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和逻辑来说,就是关心儿童生活。请你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1]
  要做到与学生真正的交心,首先要做一个让学生信任的教师,想学生之所想,忧学生之所忧,解学生之所难。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做到“有教无类”,还要做到“有爱无类”,发自内心的关爱每一个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积极和学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感觉到老师是懂自己心思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向老师倾诉。
  五年级下学期,班里转来一位小姑娘。受家庭影响,她怕其他同学歧视、嘲笑她,所以不合群。了解情况后,我把她领到办公室耐心地开导她,并给了她一个“微笑日记本”,每周,我都给她写一句鼓励的话,或者写上她取得的进步。同时希望她也能将每天的快乐片段、进步记下来,找到自信。一个星期后,她记了三行,半个月后,她写下了一页半的内容。渐渐地我们成了好朋友,她还把心中的小秘密记在了上面,有时还悄悄对我说。现在,她已经融入了这个集体,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多了。
  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闪光点
  小学生的不自信往往是与同学比较之后产生的一种自卑感。他们羡慕别人的优秀,想要表现却不敢,想去做某件事又怕自己做不好,丢面子。教师要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肯定自身的优点。除了与学生单独谈心外,我在班级还组织了“夸夸我的好同学”“我是最棒的”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反思不足,互相学习。遇事坚信“我能行”,在心理上克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
  二、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获得集体的认同感
  认同感,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的判断和评估。[2]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从而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归属感。儿童更依赖这种认同感。小学生是一个纯真、善良的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奇思妙想往往都以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班集体里,每一位小学生都渴望其他小伙伴的肯定、认同。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缺乏自信、胆小、害怕。这时,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1、多一份鼓励,少一份批评
  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份光荣的表扬,简简单单的行为却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画出一抹亮色。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学生细小的进步放大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出现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积极改正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中》谈到让犯错误的学生唱歌、写“病例”、写“说明书”让学生自己分析错误,改正错误。[3]其实这些方法我们都可以借鉴,让学生真心实意的改正错误。多一份鼓励,学生就会增添一份自信,少一些批评,学生就会减少一些恐惧。
  2、让成长记录卡成为学生自信的“加分宝”
  为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除了表扬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自己建立信心,成长记录卡就成了我和学生们开发的乐园。新学期开学,我让学生自制成长记录卡,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来设计自己的内容。每完成一次任务就画一个笑脸或贴一朵红花(前提是真实的记录),并写下自己的“成功心得”或“进步感言”。每个月末的班会课进行一次小结。到了期末,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记录卡都是厚厚的一大本。家长会上,看到一学期的累累硕果,孩子们开心,家长惊叹,我更欣慰,因为他们真的在努力,他们进步了。成长记录卡记录着他们的生活,也让他们更自信了。
  3、家校联合促进步
  班里大多数孩子来自农村家庭,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靠起早贪黑的打工维持生活,孩子经常没人管。加之,学生家长素质参差不齐,教育理念陈旧,仅仅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孩子是否优秀,以打骂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长期以往,学生不喜与家长沟通,在家长那里找不到自信,就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学生的成长环境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和学校。学生取得了进步不仅需要老师和同学的肯定,也需要家长的认可。平时,我会以校讯通或电话联系让家长知道学生的进步。比如,今天语文作业做得好的学生上光荣榜,将名字发到校讯通上。×××同学在校捡到一串钥匙获得学校表扬等等。虽是一些小事,但获得家长的称赞和鼓励,学生心中便有了满足感,孩子们会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得到更多的肯定,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更努力。
  三、绽放自信魅力——在实践活动中表达自信
  自信的孩子最美,有了自信心,学生做事也积极主动多了。平时教师要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展示自己。
  在学校,我依据本班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了一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表达自信。课堂上的 “诗文朗诵赛” “课本剧表演”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爱好文学的孩子一展风采;课间的阳光体育活动让体育爱好者展飒爽英姿;文艺汇演让“小小艺术家们”翩翩起舞;学校组织的大扫除、清扫积雪等义务劳动也成了劳动积极分子大施拳脚的阵地。一切都在悄悄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自信的花儿开了,学生的生活更美了。树立自信心,绽放自信光彩,自信带给孩子们的会是更大的进步,更多的机会,更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刘建军,认同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 【发布时间】2016/5/25 17:00:31
  • 【点击频次】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