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预习

 

【作者】 李荣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个性化预习


四川省会东县直属小学 李荣莲


  【摘 要】 实施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时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预习方法——概念课的预习;计算课的预习;操作课的预习.预习中怎样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做好预习的指导与检查.)
  【关键词】 预习;方法;激励;措施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提出,而学生的有效预习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学会掌握新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运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开展了:《小学生个性化预习的有效性》这个课题。
  实施学生的个性化预习,从了解、准备、确定课题到课题的开题、实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这一段时间里,看着学生预习能力逐渐提高,学习效果非常好,心里感到特别欣慰。
  在未实施这一课题前,我和大多数教师的认识一样,认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形成,而且孩子们的能力有限,预习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让他们提前预习数学课本,起不到任何学习的效果,所以都没有让学生预习的习惯,通过这一段时间个性化预习的实施,让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看法,下面我结合学生的情况,谈谈自己实施课前预习后的感受。
  在开始实施预习时,因为学生以前没接触过预习,所以一开始让他们预习他们感到无从下手,不得要领。我记得我刚开始让学生预习时,有个孩子马上跑来问我:“老师为啥要预习?怎样预习呢?”于是我就耐心的给孩子们讲解预习的重要性,让孩子们从思想上了解,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从而自觉,主动的去预习。另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在数学预习上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
  (1)数学概念课的预习
  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预习方法:① 列举事例来理解概念。比如在预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② 动手实践来感受概念。比如预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这样学生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很自然的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知识。③ 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比如预习《小数的加减法》时,让学生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与整数加减法进行对比,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揭示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数学计算课的预习
  ①看懂例题。教材在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
  ②总结算法。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都不止一种,在预习时要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并达到算法的优化,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尝试练习。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进行讲解。
  (3)数学操作课的预习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其中免不了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比如预习长方体的周长时,让学生自己试做长方体,再让他们自己求出所用材料的总长(周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后会掌握得更好.
  另外预习是一种个体的、自觉的活动需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在预习中要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中可采用一些激励措施: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采用了小组积分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把班上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分成了较均衡的16个小组(每组4-6人),确定组长,再根据组员的情况把组员编号为甲、乙、丙、丁,不同等级的学生在预习后的汇报中得到的积分不一样,比如组长汇报了预习所得后能得1分,那么组员甲汇报后预习所得后就得积分2分,组员丙汇报预习所得后就得积分3 分,以此类推。小组与小组之间实行竞争机制,每一周汇总一次对积分高的小组实行奖励,积分太低的小组采用适当的惩罚。在竞赛中,学生总是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得到奖励,因此就会想尽办法得到多的积分,而得到积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回答问题交流预习所得,因此组长与组员之间会互相监督课前预习,在交流预习所得的过程中积极发言,学习好的同学会把自己的预习所得跟学习较差的同学分享,会给他们讲解;学习较差的同学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也会尽力的去自学,不懂的会主动去听、去问,他们上课会积极发言,争取得到多的积分,为小组争了光,他也自豪。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好的同学会把汇报交流的机会给学习较差的同学,既让他们得到了锻炼又提高了本组的积分,达到了“兵促兵,兵带兵,兵练兵,兵强兵”的效果。
  在预习时我让学生准备了专用的预习本,让学生把每天预习后的收获和困惑写下来,再把每个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做一做,还让学生在预习后试着自己出几道相关的习题,课后在小组中或大组间交叉练习。刚开始时很多学生只会照抄书上的重要内容,没有深入的去思考,提的问题也没有深度,我就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让预习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收获与困惑与大家分享,并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预习方法,并及时表扬了这些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他的孩子在他们的带动下,逐渐的掌握了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
  在学生预习后,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预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重难点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突破。在学生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再让回顾预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是不是解决了,如还存在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导,其次让学生检查预习本上的“做一做”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然后让学生在小组或大组之间交叉检查、完成学生自己出的练习题,并汇报检查和完成情况,最后我还让学生在每次预习的后面,写出“课后知道”,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重要内容,自己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段时间的预习,我发觉因为学生知识水平存在差异所以预习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及预习效果可采取分小组预习的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提高预习效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次设计预习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会到预习的好处,教师要对学生在预习中取得的成绩及时鼓励,让学生尝到预习的“甜头”从而激发他们预习的积极性。
  总之,预习作为教学环节的第一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要抓好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我坚信如果能坚持预习,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大大提高。


  • 【发布时间】2016/5/25 17:27:16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