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作者】 王洪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多媒体


四川省武胜县沿口镇泰山小学 王洪平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是追求高效率的时代,也是教育更快发展、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把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为新时期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呢?下面,从小学语文入手,简要谈谈如何巧用多媒体手段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巧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如果单纯依据文字表达、依靠教师讲解是难以出色完成教学目标,难以突破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能提供最理想的环境,在教学中具有绝对优势。有了多媒体,学生可以通过海量的教学信息,更加直观、清晰、明快地去感悟、体会。如在教学《落花生》“有用的人”这一难点时,如果单纯靠教师讲是无法完全让学生理解的。可以通过把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劳动场景展示出来,学生很自然地通过接近生活实际明白了什么是有用、哪些才有用、怎样能用成为有用的人,对教学难点实现了轻松突破。再如在解读落花生精神品质时,通过动画演示落花生在生长位置、外表形象、给人印象等方面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区别后,学生能通过实际对比而深刻理解落花生的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由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中的重难点会迎刃而解,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加明显,课堂效率得以真正提高。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多媒体能集图、文、声、像、动画等于一体,能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和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创设兴趣浓厚的教学氛围。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激发,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新型玻璃》这篇课文时,我先收集了不同样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玻璃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玻璃有个初步了解,打破常规玻璃在心目中的定位。接下来,我把文章中能发声的、能变色的、能吸热的、能吃音的玻璃通过动画一一展示出来,学生听到优美的乐声,看到神奇的表象,赏到美丽的画面,注意力被吸收了过来,对玻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探索知识的欲望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学《李广射虎》时,我揭题时设计播放形象生动的情节剧,再现了课文的重要情节。学生对此产生的极大兴趣,注意力高度集中,生怕某个场景漏掉。看过情节剧后,大家意犹未尽,还自发组织起了讨论:李广为什么会射中了一块大石?是因为李广力大无穷,是因为晚上天黑漆溱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去探索寻找答案,课堂教学目标很容易就达成了。有动画相伴、音乐相随的多媒体课堂,学生的兴趣怎么会不激发呢,课堂教学效率又怎能不高呢!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研究发现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希望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就被激活了。多媒体技术就是通过屏幕呈现内容、展示目标、提出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思考、讨论并回答,这一问一答、一动一静,学生就像平常与同伴交流、与同伴讨论一样,思维在不经意间被激活。《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通过媒体动画再现“邱少云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跳过去,扯掉邱少云的棉衣,救出邱少云”等情景,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办法邱少云没做,我也没做呢?”同学们有了这样的问题,讨论非常激烈,也有的同学陷入深深的思考:救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不救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救与不救让“我”陷入怎样的艰难和矛盾中?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办呢?这种问题式情景再现,有了问题,学生才会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主动思考,激活了思维,有效地促进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有效的观察能促进良好的思维。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期。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后园”“后院”时,学生可能会由于接触面较少,一时无法理解其区别,无法正常运用这两个词语。我搜集了“后园”和“后院”的大量图片,让学生自己观察两者语景的区别,从而让其明白了“后园”是指种植果蔬花木的地方,“后院”却是指房屋前后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这种收集生活实景图片的方法,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素质也得以提高。教学《草原》一课,对于山区的学生来说,从未见过一碧千里的草原,理解“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等就更难了。有了多媒体就好办了,我们可以通过播放草原的生态影片、剪辑草原的优美风光,把“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再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草原既宽广,颜色又美丽。再引导观察,学生就会明白“并不茫茫”和“流入云际”的真实含义。草原那种广而大、美而清晰的画面就会停留有学生的脑海中,产生深刻的印象。通过观察,学生就从直观的画面理解了文中抽象的知识。
  四、巧用多媒体巩固教学目标
  对教知识点进行回忆、巩固,是固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它是对教学过程的高度浓缩,是对文本知识的升华提高。而简单的口头说讲,有可能让本来就繁杂的知识吸收过程更加无章。多媒体技术能将文章的知识结构又一次以“现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有助于改进课堂教学结构,促进学生进步与素质的提高。这种总结性检查训练,能在极短时间内对教学内容进行回忆、巩固,脉络更清晰、知识点更明显,更容易达成教学目标。如对《落花生》一课内容进行总结时,把写作顺序、文章重点、借物喻理等通过简要的文字演示,引导学生快速回顾,进一步掌握“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等内容,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真正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的道理。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系列可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问题,由学生动手探究解决,如果学生能顺利解决,则表明目标达成;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则表明还需要进行补救教学,以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在信息技术现代化的今天,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有效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思维能力,全力培养合格有用的新型人才。

  • 【发布时间】2016/5/25 17:31:52
  • 【点击频次】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