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作者】 萨比热姆·约赛尹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新疆伊犁巩留县第一小学 萨比热姆·约赛尹

 

  口算是教学计算的基础,只有抓好口算教学,加强口算训练,养成良好的口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进而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我是一名二年级数学教师,二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它将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而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因此,在计算练习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事。所以分析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导,提高教学效果,用科学的方法提高一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看法。
  一、培养学生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口算教学中,我们也要激发学生的口算兴趣,使学生乐于口算,从而不断提高口算的正确率。比如,可以采取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口算能力。
  二、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
  1、小学生感知事件是比较笼统的,不够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独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间的整体认识。使学生养成认真校对的习惯。如学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把“35”写成“53”,把“+”写成“-”,抄上一行串到下一行等等。所以要求学生对于所抄写下来的题目都进行认真校对细到数字、符号,不错不漏。表现为极不耐烦,不认真审题,不细心计算,从而导致口算错误。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例如:口算80÷2时,有一部分学生错算成80÷2=160,错误的原因是把除法看成了乘法。所以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
  3、使学生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班里有一部分学生数学学得挺好,可是就是书写太乱,有时候写的作业我也看不清楚,只好打错引起该生的下次注意。
  4,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养成良好习惯
  我是二年级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大部分时间在班里,所以我每个星期三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做口算题。第一天做了30个题,时间20分钟,结果我发现有得了12分的学生,为了鼓励学生,我表扬了前10名学生,要说下次第一名学生加2分,第二名学生加3分等。而且我宣布了所有学生的成绩。第二个星期三我又考试了。让学生做还是30个题,时间10分钟,但是结果让我高兴了。没有发现得低分的学生,最低是26分。我又宣布了所有学生的成绩,而且上次进入前10名学生加分。第三个星期三我又进行了,结果让我吃惊。发现最低分54分,最高分100分。只有坚持不懈的过程,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形成技巧、养成良好习惯,才能达到提高口算能力的目的。
  三、家校结合。
  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之外,还可以建议孩子们在生活中运用,家校结合的教育才是走向了真正的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映能力,在饭前、饭后的闲谈中,抽出几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家长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让孩子与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让父母把10以内的加减全部做成卡片,每天练习,这样就不会感到口算枯燥了。而提高口算能力,并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口算练习中逐步形成数学思维和方法、掌握算法、理解算理,认真学习,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取得实效。

 

  • 【发布时间】2016/6/7 20:11:52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