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贵州省贞丰县第三中学 湛 钟
【摘 要】 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也应当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课进行优化,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化学教学 应用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也应当融入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化学课进行优化,提高化学课的教学质量.下面根据我在教
一、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创设情景
情景是使人入胜的好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愉悦的课堂情景、求知的课堂情景、成功的课堂情景,适时地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通道的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动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就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为积极主动地学好化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基础版化学《氮和氮的化合物》这一部分有句彦语“雷雨发庄稼”,怎样解释这彦语呢?要做实验是不可能的,我从网上清华同方资源库中找到了“雷雨发庄稼”的教学动画,这动画形象、生动,用在教学上,使学生很容易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有小部分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遇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遇雨水转化为硝酸,硝酸遇土壤转化为能被庄稼吸收的硝酸根离子,雷雨后相当于给庄稼施了一次氮肥,这就是为什么有“雷雨发庄稼”这种说法的科学依据。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老师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真是一举两得。再如甲醇、一氧化碳的中毒现象及原理等许多新课教学都可以利用开发软件制作成如意的教学情景。
二、用多媒体能够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传统教学虽然设有演示实验,但是仍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教学困难。如: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化学反应时间太长,或者反应速率太快,现象瞬间即逝,甚至一些实验毒性较大,危害学生和教师的健康,还有一些实验涉及工业生产流程,演示困难,这些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模拟实验,即可迎刃而解。
例如:碱金属元素中,对比碱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太快,且非常剧烈,水槽可能炸裂,危害学生安全。我在这个实验上,先到实验室演示一遍,录制成视频。再投影给学生观察,可以反复播放几次,还能控制播放速度,甚至定格在几个时间点,有利于学生将实验的整个过程看得十分清楚。再通过多媒体再播放给学生观看,拓宽了课本知识体系的同时也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三、运用多媒体,可优化化学试验
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
高一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而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2、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
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3、模拟化工生产过程
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4、模拟化学反应过程
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例,高二“化学平衡”一节,我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氮分子、氢分子、氨分子达平衡的动画过程,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分析了化学平衡的动、定、变三大特征,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便于记忆。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利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好处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首先,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教学生动化、直观化,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想象力 。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利用二维或三维的图像、动画进行模拟。特别是,我省今年实行的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和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都非常抽象。 如果光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无论对学生或者是老师,都是非常吃力的。而用图形、图像、动画、文字和声音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特别是可以把从文字材料获得的概念转化成直观的形象,把难于想象的微观世界具体化,把难以演示的实验放大可视化,通过直观的视觉来帮助学生理解,就能大大降低难度,使学生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再比如,计算机模拟化学基本微粒的结构和变化机理,使化学反应过程生动形象,就能大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抽象的基本化学原理。再如,模拟实验(危险、污染或无法实现的条件、高科技等)。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视频播放等手段来弥补。
总之,多媒体教学方法使教学的重点由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表示、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优化教学结构,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高效率、高质量地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优良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 强美凤. 学生实验应强化四种意识[J ] .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5 : 60 - 61.
[2] 高卫. 中学化学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功能的探索[D] .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05.
[3] 庄萍, 杨毅. 惠州市电池环保现状及对策[J ] . 惠州大学学报, 2000 , 20 (4) : 94 - 97.
- 【发布时间】2016/6/13 16:19:35
- 【点击频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