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注重自主合作,构建特色初中历史课堂
注重自主合作,构建特色初中历史课堂
贵州省惠水县芦山中学 谢修文
【摘 要】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肩负着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门社会科学。如何能使学生轻松、快乐、高效学习,如何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关键词】 初中历史;自主合作;有效引导;特色课堂;提高效益
自主合作学习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初中历史有效教学问题是实现课堂效益更大化的重要保障。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要看学生的参与、活动、感受、收获,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历史教学才能迸发生命的灵光。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讲《古老帝国的悲剧》时我首先放了一段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视频,场面很宏大,结局很悲壮。学生直观感受后提出问题:强大的拜占庭为什么会灭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探讨问题的兴趣。
二、让自主学习真正有实效
㈠自学课本要形成规范的要求,实现自学效果更大化
学生自学时要养成一种规范,否则自学的效果很难保证,也必然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注意力必须要集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即要认真看,认真做标注,努力理解、记忆找出疑问尝试解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自学时的指导与监督,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学书本掌握基础知识,找到疑难点对学习的推动力。
㈡合作探究要有实效
1.培养高效课堂下的学生。学生会存在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拖延课堂时间、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效课堂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意识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如何成为高效的学生,如何展示一名高效课堂下学生的风采。(1)教会学生做一个高效课堂下的学生,要培训他们讨论、合作、展示的能力。(2)发挥组长的作用,组内分工更细化。组内的讨论、展示可以由组长组织,让组内每个学生轮流展示。(3)教师要适当运用激励语言,在班级尽量让学生站起来、声音大起来,一些练习的易错点易混点上让他们自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精选合作探究题。有效合作、有效探究的前提是要有探究的内容。探究内容的选择要注意:(1)学生普遍感觉不能独立解决的。(2)教学的重难点或是与重难点有密切关系的。(3)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4)尽量给学生相关的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读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认知的能力。(5)实际的需要与学科特点可以是有一定知识跨度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历史的系统性认识。
3.注重学生探讨、讲练结合。一讲到底的历史课不一定是好课,但只学不讲或少讲也不一定是好课。几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告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到学生求知时不去开导他,发问后不到学生有所领悟时不去启发他。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转型期,他们不仅对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于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他们具有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展开争论的能力,因此我在处理初中历史教材时,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索能够理解的就不讲,而对于那些教学重点、难点,往往通过教案让学生先自我学习。老师要预设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选择题或材料题呈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生说不透或不当的地方再讲。
三、教师教学机智的合理运用,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如我在上《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时,导言设计是这样的,有一个国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过去曾经长期是我们的学生,尤其在唐朝时期。但是到了近代却对我们发动了侵略,谁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日本”。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嘴里出来的是“小日本”、“日本鬼子”。此时我感受到了学生强烈的愤怒、仇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于是我说:“就是这个人口少、面积小、资源少的小国却战胜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让我们尊严扫地、尝尽屈辱。因此这个小字我们可以说,但却不能从心里认为它小。”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历史,更是让我们以史为鉴,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四、关注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比较、形成系统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上述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通感,把握历史的联系性。比如《日出之国和新月之国》,我会让学生联系中古史上关于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史实:并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古史上唐的开放宽容、清的闭关保守一起让学生感悟得到启示教训。在《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与《探险者的梦想》即“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创造条件的重大事件,中国有没有为它们做出贡献。从而引出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巨大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总结规律能力。
总之,教师要营造轻松的、合作的、和谐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要提高自身对学生合作的引领与评价,指导到位,方法得当,策略合理,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设计不同的自主合作学习计划,提高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周华.对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和探究[J].教师月刊,2014(07).
[2]林芳.新课改下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1).
- 【发布时间】2016/6/13 16:20:09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