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游戏的运用与改进例谈

 

【作者】 田相毅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传统游戏的运用与改进例谈

 

山东省临沂市朴园小学 田相毅

 

  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培养学生合作、团结、不怕吃苦的精神。所以在体育教学安排过程中,往往在主教材的后面就会安排一个辅助设计教材,它通常是一个适合本次教学任务的有趣游戏。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我们一定要明白“游戏”是体育教学的支撑,一堂好的体育课,必将是一个有意义的、有趣的、活泼快乐的游戏,要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并且十分高兴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体育课对游戏的设计和要求就十分必要,无论是教学的开始准备部分,还是教学技术的突破和训练掌握部分,我们都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和年龄特点安排有教学教材相适应的游戏作为支撑。例如:教师要利用体育课常见的棒操、球操以及一些舞蹈动作来做学生的热身运动,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上课的兴趣。在主教材方面,也要多想一些竞赛性的游戏,结合主教材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就对体育课十分喜爱,只要是体育课他们就欢呼雀跃。但是往往由于主教材的教学形式单一,技术含量较高,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加之有的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也单调,学生也就敷衍了事,配合不积极,不主动,导致体育教学达不到增强体质、掌握技巧这个目的。因此我们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时机,利用学生这个“玩”的心理,结合主教材来精心进行游戏设计,以玩促学,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培养兴趣,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
  怎样才能结合教学发挥好“游戏”的支撑作用呢?我有以下体会。如:针对每一个年级学期开学就是跑的教学,高年级原来我们一味强调练习次数,这样时间一长,学生觉得又累又讨厌。不妨我们利用情景设计一些追逐跑、接力跑等游戏,利用体操棒或实心球设计跨步跑游戏,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和步幅,达到意想不到效果。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注意力难以长时间地集中,上课时很易被一些外界事情干扰,加之他们自控能力水平还处于一种较低的状态,不可在40分钟内有意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所以我们要利用郊游的情境,设计喜洋洋与灰太狼类似有童趣的游戏去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教师吸引,课堂学习气氛就会浓,学习效果也会相对好些。例如在课堂结束部分的放松运动,我们可以用一个缓慢轻松的音乐来代替口令,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最终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体育教学的不同体会和认识,但是要想使学生轻松愉快,有积极性地完成一节体育课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技术要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做人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合格人才,我自认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游戏”才是一堂成功体育课的精神支撑。
  游戏,伴动物而生。在动物世界里,游戏是各种动物熟悉生存环境、彼此相互了解、习练竞争技能、进而获得“天择”的一种本领活动。游戏,随人类而造。在人类社会中,游戏不仅仅保留着动物本能活动的特质,更重要的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游戏以其特有的轻松愉快,筑起了它对于儿童以及成人的魅力。因此,游戏不仅仅是儿童的,它也属于成年人,属于每一个爱好自由,乐于创造的存在者。
  按照传统的游戏分类,“老鹰捉小鸡”属于民间儿童游戏;根据游戏内容特点分类属于奔跑游戏。由于规则简单,玩法易懂,该游戏适合在水平一阶段集体开展,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游戏之一。它能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发展协调动作、追拍、躲闪的能力和灵敏素质。
  一、游戏方法的改进
  (一)传统弊端
  如果按传统的做法来练习,由于“小鸡”个数较多,队伍排成的一路纵队很长,造成左右摆动的半径大。“母鸡”一动,排尾的“小鸡”就有很大幅度位移,如次反复变向摆动,形成很大的惯冲力,不但易使“小鸡”脱散,影响游戏的正常开展,而且经常摔到学生,造成伤害事故的发生。另外脱散的“小鸡”按规则要求应退出游戏,这样又影响了他们的身体锻炼和游戏活动的积极性。
  (二)创新玩法
  改变传统“小鸡”过多的现象。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分成人数相等的6-10队,以5人为一活动组。排头扮“老鹰”,其余依次扮“母鸡”,第一“小鸡”,第二“小鸡”,第三“小鸡”。规定“老鹰”只能捉最后一只“小鸡”。每次捉到后,“老鹰”换扮“母鸡”,“母鸡”?换扮第一“小鸡”、第一“小鸡”?换扮第二“小鸡”、第二“小鸡”?换扮第三“小鸡”、第三“小鸡”?换扮“老鹰”,取消“小鸡”被捉应退出游戏的规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老鹰的勇猛、母鸡的机敏、小鸡的灵活。
  (三)教学效果
  改变玩法以后,大大缩短了转动半径,减缓了惯冲力,极少出现“小鸡”脱散和摔倒现象。由于轮换频繁,练习紧凑,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事项
  由于新的玩法增大了练习密度。教师要适当掌握和调节运动量,练习时间不能太长。由于分组多,要教育学生保持好组与组之间的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
  二、游戏名称的变换
  (一)改名原因
  传统游戏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主观臆断为出发点,突出游戏的实际操作方法,忽视游戏主体(学生)在活动中的地位。如“老鹰捉小鸡”游戏,过多强调了“老鹰捉”成分,突出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主题。可同处于主题地位的“小鸡”只能是疲于奔跑,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之中。
  游戏名称是学生对游戏的第一印象,根据首因效益原理,第一印象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的基础上获得的信息影响最大。教师既要精心设计、创新玩法,同时应该重视“名”对学生理解“义”的定向作用。
  (二)改变名称
  “老鹰捉小鸡”的名称可以改成“群鸡战老鹰”。“群鸡战老鹰”体现了鸡群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应该用集体的力量战胜老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老鹰捉小鸡”的名称也可以改成“小鸡智斗老鹰”。“小鸡智斗老鹰”?体现了“小鸡”不是弱者,用智慧、想办法去战胜“老鹰”,“小鸡”主体性地位得到肯定,参与热情高涨。
  只要教师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突显,我们相信传统游戏的新玩法一定也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游戏教育性目标的达成就会具有“水到渠成”之妙。

 

  • 【发布时间】2016/6/13 16:22:23
  • 【点击频次】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