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作者】 李恩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初中数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初级中学 李恩军

 

  “自主探究学习”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觉地、积极地、独立地进行学习,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特别是在农村中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课堂轻课外,重书本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抱着课内不行课外补的心态大有人在。改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积极寻求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实效的策略呢?笔者以为教师应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 认真学习课改的新理念,不断实践、总结、反思
  从以上几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有很多是因为教师新、旧理念“打架”造成的,最根本的还是教师对新理念的理解不够,跳不出过去的教学圈子,怕搞合作学习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看到学生在这种互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探讨出了教师课堂教学教学中无法预设的重要问题,没有认识到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素质的过程,是学生发展、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新课程是新观念和新实践的结合,这个过程需要磨合,开始出现些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是想要尽快进入状态,就要在理念与实践结合的前提下,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从中汲取好的做法并使其发扬光大。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需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做好正确的引导,挖掘出学生的潜能。以华东师大版《正数与负数》为例,教师在教授这篇课文前可先给学生举例,如“某个城市的某一天,其最高温度是5℃,最低温度是零下5℃,那么应该怎么样表示才能将它们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表示出来呢?像这样相反意义的量还有哪些例子?”联系实际生活,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自主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可通过做练习等方式的训练从中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并对其极易出现错误的情况予以指导。这不仅能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提高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构建合作小组。要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精神,就必须构建合作小组,让学生成为小组的一员,从而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但是,教师在对小组进行构建时,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原则对小组进行划分,切不可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都安排在一个小组,这样不仅会拖延课时,还会使学生感受不到小组合作的意义。例如,教师在教授华东师大版《角的比较和运算》时,教师可先将班上的学生分为4~6组人数与能力均等的小组,然后投影仪展示几组角度不一样的角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判断角的大小。也可让学生拿出学习工具中的两个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90°,一个为45°、45°、90°),运用组间比赛的形式,试试看这两个三角形可以画出哪些度数的角。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思考问题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学会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既形成了合作意识,又对其竞争意识进行了培养。?
  3.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创设情境是激发是学生探究热情的最重要手段,可使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情境创设,这才能够使学生的探究热情得到最大的激发。以华东师大版《图形与坐标》为例,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坐标对位置进行确定。在学生了解了坐标的基础知识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熟练掌握学习的内容并对其深入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可在课堂中运用数学游戏。先让学生将课桌紧密摆在一起,然后规定了作为原点和横轴、纵轴的学生,然后教师随机说出一个坐标,该坐标的同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站起来,否则就要接受惩罚。游戏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使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并掌握知识,更能激发其对知识进行探究的热情,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合作探究是一种品质,需要教师耐心地培养和长期地训练;自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形式,需要教师优质地组织和高效地实施,才能使真正的合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思维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把思维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让给学生避免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以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 【发布时间】2016/6/13 16:26:21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