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学生中考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浅谈提高学生中考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齐伟杰
【摘 要】 从历年乌鲁木齐市中考政治的考试说明来看,该项测试主要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而能够直接考察这两项的当属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即材料分析题)。因此如何提高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便成了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笔者结合日常教学从三方面阐述了提高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中考政治;材料分析题;解题能力
从历年乌鲁木齐市中考政治的考试说明来看,该项测试主要侧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知识的运用理解能力,而能够直接考察这两项的当属试卷中的非选择题(即材料分析题)。在整个试卷中,政治材料分析题所占的比分达42分(总分90分),它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再现能力,综合分析与应用能力。因此如何提高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便成了师生共同面临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就如何提高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能力,结合日常教学体会谈谈看法。
一、基础知识与能力提升并重
1.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发散思维
在中考的每一轮复习中,对于知识的复习都是重中之重,只有有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达到灵活的运用知识。但每个知识是独立存在的,若不对其进行相应的整合必定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笔者建议在学生对中考考察的知识点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在复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书读“薄”再读“厚”,即将中考所考察的零散知识,以“点”连“线”带“面”,理清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提到公民的权利这个知识点便联系到公民的义务,进而拓展公民的具体权利及义务,当然生活中定会存在侵权的事情,所以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这便是水到渠成的推理,为何要用法律保护自己便可得出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通过这样以“点”连“线”带“面”的复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这不仅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更有助于学生在解题时形成发散性思维。
2.结合时政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中考政治并不是单纯地对知识的复述,还需要我们有理解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即我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学习生活中体现时代性、地域性的时政热点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以201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为背景材料的一道习题是这样设问的:联系材料,分析说明自治区政府为什么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设问可得出关键词为“民生”及“材料二中自治区政府举措的意义”,在这里“民生”的内容为本题的理论依据,只有将理论进行梳理罗列后,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而结合材料分析自治区政府举措的意义。所以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中考命题的方向和重点。
二、避开题海战术与死记硬背
在乌鲁木齐市中考政治中,中考政治难度分值比为:5:3:2,即容易题占50%,中等难度题占30%,难度较大题占20%,并且所有材料分析题设问的答案均来自于教材及材料。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认为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陷入题海,对教材置之不理
教材是中考复习中的“红宝书”,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教材。在每个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教材内容,尤其要熟悉教材中的课题及框题;其次要记忆“限制性”的关键词所对应的知识点,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等,当出现此类关键词时,要求学生立刻作答,而不能再去翻书找答案。
2.日读夜背,对材料不管不顾
中考政治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在记忆的基础上还需要联系具体材料进行适当的分析,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只回答知识点,没有对材料的具体分析,那么答案只是简单的“堆积木”,没有DIY的“重塑造”,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每次的测试中回答了很多的内容但得分甚少的原因,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将设问知识转为知识要点,这样才能做到有效作答。
三、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
有了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奠基,笔者认为掌握一些应试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提高信息捕获能力
在进行作答时首先要划出问题中的关键词,由于关键词可能不止一个,所以认真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之后再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在材料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点,提高对信息的捕获能力。
2.培养良好答题习惯,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开卷考试注重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简单的翻书抄书,所以在答题过程中要做到:语言简洁,以点的方式呈现,达到序列化,条理化,切忌大段抄写;字迹端正,切勿乱涂乱画,并且在做答时,运用政治学科术语,避免口语化随意作答。
3.备考资料的携带要适可而止,学会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由于乌鲁木齐市中考政治历史合卷考试,且均为开卷考察,部分同学便携带大量的资料进入考场,但由于时间有限并不能翻阅所有的材料,无形中还会增加紧迫感,所以建议同学们备考资料携带要适量,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 【发布时间】2016/6/13 16:37:06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