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燕高小学 潘兴武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课堂教学就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杜威说:“当学习时压迫的、不是从学习者真正的兴趣出发时,有效的学习相对来讲是无效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去获得知识。在小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儿童个体心理的特点的差异以及班级的状况不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当你的学生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你的课堂就更为精彩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入手。
一、用征求性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学生如同尊重成年人,信任学生如同信任知心朋友,体贴学生如同体贴亲人。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大家长主义,搞一言堂。把教师自己树立成为高高在上的尊者,教师的话是不容怀疑的真理。教师要会用征求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如:“大家想不想……”、“谁能帮助老师……”诸如此类语言,让学生体验到受到老师的尊重,得到重视,从而愿与老师交流。
二、用积极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形象与情绪的变化无不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如果教师萎靡不振,思维紊乱,会使学生情绪低落,精神困顿,思路闭塞,学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课堂那将是死气沉沉。教师一上讲台面对全体学生就应该投入全部的热烈情感。教师的情感应该融于教材之中,融于课堂气氛之中,与学生的情感做交流,用积极的向上的饱满的情绪感染学生造成激励效应,诱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海阔凭鱼跃,调高天高任鸟飞”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饶有兴趣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三、用层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山中树木有高低,一个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来自不用地方,加之智力发展的不同,造成了成绩的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心中要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不同层次。并针对实际情况,将本课堂的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为难易程度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难度稍大的问题,但不能忽略成绩滞后的后进生,要让他们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所提的问题,尽量让他们能够答对又不失思索的余地。这种难易问题的穿插,能促进各种学习基础的学生的大脑都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用分组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表现,好胜心强,兴趣转移快。课堂上可以采取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组为单位,通过学生组内合作学习来PK所学知识的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知识内容的体会等,组与组的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一组实力强。为了让欣赏有成就感,教师可以用一些小实物作激励,如小红花、小红旗,可以是糖果等。学生在激烈的竞争氛围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种引入分组竞赛的学习,只要教师加以表扬和鼓励,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教学中要较重视教学手段,除了上面说的以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注重角色互换,让学生产生上课是一种负担,学习是一项任务,让他们感受到,上课是一种享受,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把所学知识和实际
生活联系起来,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 【发布时间】2016/6/21 17:21:22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