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作者】 汪 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意义


贵州省开阳县第二中学 汪 江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放在眼里,教他在必要时,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尔他岛的岩石上也能生活。”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有几个能够达标?今天的孩子从小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父母亲关心的是他们的分数和名次,考了高分就实施重奖政策,从来没有家长对孩子说:“你去扶好那棵小树,我请你吃东西。”生活中,父母亲对孩子包办一切,造成孩子娇生惯养,使他们以后产生极端自私的心理。大多数学校里,情况也差不多,尽管在道德方面有相当的要求,但与分数比起来,还是差得太远,因为,没有任何一所学校不把考试成绩放在第一位!我们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虽然德放在第一位,可也只是陪衬而已。智,大于一切,具体来说就是分数大于一切。倘若孔子到今天的学校走一趟,他必然会说“吾未见好德如何好过分数者也”。尽管如此,若干有识之士依然高举德育教育的大旗,在为德教育摇旗呐喊,他们认为,学生学习期间不仅是生理的成长和知识的增长,也应该是心理、体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我们今天的教学《大纲》也指出:“各种教育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与思想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即教书与育人。”英语学科是语言教学,与德育并不互相矛盾。它们可以互相渗透,相互促进。中学英语教学要注意语言教学的需要,也要注意内容健康,有利于学生树立   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要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那么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下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为例进行一些探讨。
  一、 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精神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英语是国际上运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目前,对于大多数国际性组织和机构来说,英语是它们的工作语言。科技发展的报告,大量的时事新闻都以英语为载体,因此,学好英语绝非崇洋媚外,而是为了更好更快地获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信息,取其精华,更好地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历史的经验证明,盲目排外必将导致落后,而落后必将导致被动挨打。同时,学好英语也能更好地向全世界介绍灿烂的中华文明,更好的向全世界推广悠久的中华文化,包括对汉语语言的推广。初中九年级英语第二单元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秋节”,教师讲解这个传统节日的来历时,借此机会教育学生要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在课堂上正好借此机会让学生搜集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的信息,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祖国的传统节的美好,从而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教育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一面活的教材,阅读课文中介绍了26路公交司机看见一位老年人躺在马路旁边,公交司机毫不犹豫停车下来询问老人情况,得知老人急需要送院就医,征得乘客同意后,司机和乘客一同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及时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组织学生讨论现如今社会上一直讨论的话题——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我们要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互助互爱,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善待别人的心,让人间处处充满爱,相信我们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的“中国梦”总有一天会实现。 
  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主动参与的精神
  教材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启发式、创造性教学方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动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pair work 以及group work ,用英语进行活动,完成要求实践的一些任务,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慢慢地就会养成主动参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将来步入社会,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今天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从小一切都由父母包办,这导致他们生活处理能力极差,稍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由于家长和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了挫折教育的缺位,结果高分低能现象层出不穷。君不见,美国及香港大学到中国大陆招生,结果被录取的并不是那些什么考试状元,而是那些情商特别优秀、组织能力极强的孩子。美国哈佛大学在上海录取的学生汤玖捷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在复旦附中400名学生中考试成绩排名100名之外的学生何以被哈佛看中呢?复旦附中校长谢应平这样评价汤玖捷:“她的成绩并不是最好,在学校居于中上水平,但她的社会经历、沟通与领导能力无人可及。”哈佛大学招生部一位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透露:“哈佛之所以选择汤玖捷,三分之一是看中她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较好的学术功底,三分之一是因为她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极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交际沟通能力,此外,哈佛被她的勇敢、热情、风趣、幽默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打动。”哈佛大学招生不以分数作为取才的唯一标准的做法,折射出了中国教育评价难忍之痛。这对中国学生举为至宝的分数论是致命一击。分数分数,得之者昌,失之者贫;一考定终身,分数定志愿;一分之差,低处不胜寒;榜上有名者,弹冠相庆,名落孙山者唉声叹气,想不开自杀者也不乏其人。于是,我们的学生昼夜苦读,一切为了分数,家长和学校关心的也是分数,哪里还去管什么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哪里还去管什么培养学生遇挫折而依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抓住一切可能的时机在这方面教育学生。例如,新目标九年级第四单元的阅读课文中讲述一个害羞女孩到流行明星的成长故事,激励学生要主动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永不言弃的勇气,相信自己,努力拼搏,就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让同学们一起讨论,想办法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讨论这些问题,学生们终会明白,任何困难与挫折,只要你善于动脑动手,只要你永不言弃,都是可以战胜的。
  总之,新教材中很多的课文都能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认真思考如何把具体的语言教学与 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石二鸟”,这样比表面化形式化的空洞说教会有更好的效果。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自觉地把德育教育贯穿到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人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发布时间】2016/6/21 17:29:46
  • 【点击频次】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