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刍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作者】 唐云烽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刍议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中学 唐云烽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做到寓德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一、英语教学担负着德育任务
  有人认为教英语就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这种观点是狭隘和片面的。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 担负着德、智、体、美诸多教育的任务。
  用英语表达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因素。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要求对学生进行德育。高中教材中规定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 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整体提高人文素养。
  二、通过英语教学培养良好的学风与品德
  1.培养良好的学风与品德
  学英语和其它课程一样, 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的进步与良好的学风、品德的养成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要树立良好的学风 ,进而培养优秀品德。英语学习需要仔细严谨的作风;英语学习也需要敏锐思考。学习英语需要勤学多练 ,勇于实践 ,精益求精, 永不自满 ,虚心好学等多种优良品质。
  2.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教师是构建师生关系的主导者。通过英语教师自身得体的仪态、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严谨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的表率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强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通过自身字迹优美, 重难点突出的板书 ,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 ,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化学生。
  3.创造和谐的德育环境
  英语课堂要进行德育渗透, 必须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德育环境。应满足学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 应使课堂生活充满爱、尊重与信任 ,处处洋溢着诚实、宽容、谨慎自律、助人、合作、勇气一系列民主气氛。课堂上我们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
  三、充分利用外语教材进行德育
  1.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的教学都和德育有关。教师往往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进行了道德教育。我国编写了许多套英语教材, 优秀教材在精心考虑外语学习规律的同时,也注意在德育、美育诸方面给学生良好的影响。它涉及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 辨明是非 ,区分善恶 ,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2.挖掘教材内容的德育因素
  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内容 ,能否充分获得利用 ,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 ,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
  从小学英语到大学英语每课都有德育内容, 而且随着教材内容改革 ,德育内容也紧跟时代 ,具有时代气息。高中英语每个单元中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德育内容。同时,在学习英语知识过程中,注意英汉习惯用语的比较,并引导学生就中外历史和社会风俗作比较,通过口语交际,课文阅读和写作训练等途径,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坚持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智力开发的同时,也了解了各国文化风情,意识到中西方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产生的原因,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
  四、开展课外德育实践活动
  德育应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生成,它所努力实践着的是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参与的生活与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辨别、生成,这种精神的生成与建构只有让学生经历了体验、感悟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 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五、渗透德育必须加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渗透德育也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在其中,跃跃欲“学”。加强趣味性,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日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敢于用初中英语进行交流,无论学生说多说少,语言不规范,教师都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给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精心设计课外兴趣活动的教学,让学生“乐”学而“学”,也是加强趣味性的有效途径。我有准备地把电台中的英语新闻录下来,然后通过剪辑、整理,把学生比较容易听得懂的摘录下来,在兴趣活动课上播放,让学生听,一起讨论并译成中文。虽然此项任务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也能讲出一些所以然,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初中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一些大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更能掌握和熟悉这些时事形势,从而更能达到我们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林 立 ,杨传伟.英语学科教育学[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2]刘道义等.高中英语第二册上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
  [3]hello call.英语教学与德育整合.

  • 【发布时间】2016/6/21 17:30:03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