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王 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王 芳


  【摘 要】 现代中学教育提倡教学中要实现三维目标,较容易被忽视的是情感目标。怎样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心理发育成熟健全的青少年?可以从人物励志、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三维目标;情感;励志

  现代教育模式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概念。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前两个维度的目标,一般在教学工作中会被教师们反复琢磨,精心演练,力求让学生们完全掌握;而对于第三个维度的目标,却经常被当做教学任务中的“装饰品”,可有可无,极易忽略。
  在现代社会,青少年犯罪现象屡见不鲜;中学生群体中,心理不健康或者亚健康者更是俯拾皆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日益紧迫的任务。我认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只能依靠学校专门开设的“心理资讯室”等机构,而是应该渗透入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这其中,作为揭示生命本质与规律的自然科学,“生物”这门课程应该、也能够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做出不菲的贡献。
  首先,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励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比如,必修二的灵魂人物——孟德尔,在“混合遗传”占主流思想的时代背景下,决定自己寻找遗传的规律。他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自己思考研究方法,自己寻找隐蔽规律,自己做出合理假设,自己设计验证方法,自己总结本质规律……他开创性的将数学统计学应用于实验结果的分析;他发明了一整套有完美逻辑的科学论证方法;他懂得如何简化问题,彻底弄清楚后再扩展到复杂些的问题上,弄清楚后再扩展到更复杂的问题上……
  在已经深入学习了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后,学生对他已经较为崇拜,如果加上教师的充分渲染,学生对于这个天才神父的崇拜之情会如滔滔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教学到这里为止,我们只看到了孟德尔的“聪明才智”,学生(尤其是低层次的学生)会认为如此聪明的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应该的,但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因为“我又没那么聪明”。不能引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共鸣,情感教育就是失败的。那么怎么才能利用生物课本上的人物打动学生,起到励志的效果,让学生在内心上有所收获,并在心理上有所成长?
  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充分查找资料,通过在课中巧抓时机,揭示这些人物的艰辛坎坷来实现情感教育。
  例如刚才的孟德尔,学生已经对孟德尔有了极高的热情,这时,老师话峰一转,可以开始描述孟德尔神圣光环下的辛劳与悲怨:孟德尔出生贫苦,16岁时就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并攒钱供自己念完中学。进入修道院后他衣食无忧,甚至后来还做了院长,本不需要为这些难题烦恼;另一方面,在孟德尔前也有不少人做过杂交实验,但未得到普遍规律是因为所需的工作不仅量大,而且较难,孟德尔从一开始就知道,需要勇气花力气做大量实验,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一旦开始做了,就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投入研究。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孟德尔用豌豆做实验才取得成功的,他真幸运。其实孟德尔光为了选择合适的材料就花了两年的时间做实验,所以,加上后来的八年,孟德尔其实是用了十年的时间做实验研究遗传规律。再比如,孟德尔光豌豆就试过34种不同种类的豌豆,做了几万次的杂交实验。如此繁重乏味、毫无回报的工作,他全部认认真真去做。如果是同学们,你们能坚持下来吗?孟德尔坚持下来了,他把自己多年的心血整理成论文发表出去后,无人重视;他也曾做过演讲,无人理解;他寄过40份论文抽印本给国际上的顶尖科学家,无人赏识。因为他的理论太超前了,他孤立于当时的科学界,直到去世都没有被承认。对此,他内心的困顿与阴郁可想而知,但是同学们认为,他做的研究值得吗?当然值得!他在困难中成长,在失败中抓住机遇,在有限的环境做出了超越时代的发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不被理解,他也坚持不懈的进行着各种研究。他的智慧才学固然值得崇拜,但他的精神与品质更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生物课本上可以用来进行情感教育的人物很多,再比如摩尔根。他曾公开发表文章讽刺孟德尔主义的现代理解是“高级杂耍”,他不仅不信孟德尔,也不信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后来在发现了白眼突变果蝇的事实后,也做了和孟德尔一样的交配实验,取得了数据和比例。为了解释事实,摩尔根不得不沿着孟德尔的思路,也提出假说,也进行拼凑数字的“高级杂耍”,最后奠定了遗传学的现代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然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证明过程,但在基本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利用摩尔根的事例进行情感的扩展教育:第一,不要在没有实践前,就轻易否认与自己不同的观点;第二,即使是摩尔根这样伟大的遗传学家,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出尔反尔”,因为科学真理高于个人偏见,也不会败于任何人的讥笑挖苦。所以,犯错不可怕,承认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错误而隐瞒或扭曲事实,甚至攻击他人的行为。
  其次,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后,教师可以做以下延伸:生物有过度繁殖的倾向,但是资源有限,所以有了生存斗争。人类现在已经脱离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么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生存斗争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高考。同学们生来互相就有差异,但是在高考这个巨大的考验面前,决定成败的是先天因素多一些呢,还是后天因素多一些呢?如何使自己具备更多的后天有利条件呢?
   再次,在生物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技能的训练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而应该努力达到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的融会贯通。实现情感教育的生物课一定是成功的,是受欢迎的,是为社会做出了傲人贡献的。

  • 【发布时间】2016/3/8 22:21:12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