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作者】 和小芳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广西宾阳县教育局教学教研室 和小芳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理念,不在于问学生“你懂了吗?”而是问学生“你学会了吗”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课堂教学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巧妙地设计新课的导入内容。通过演示实验,讲科学史,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而联系实际地导入新课。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进行创造性思考
  由于实施素质教育以后,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初具经验开始,去体验,去反思,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和结论。
  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教师少讲多引导与学生看书相结合,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创造各种机会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想、敢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这样,既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质疑问难”与教师讲授结合起来,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调动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从而既获取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方法,还培养了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三、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兴奋点,活跃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占据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位置由来已久,但素质教育被看作是一个学习过程时,学生就成为了真正的主角。教师不再越俎代庖,而是指导和协助学生完成这一学习过程。教师用亲切和蔼的教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设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奋点,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是平等交流,学生就不能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就不愿动脑思考。
  四、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课堂要真正“互动”,关键是要学“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就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只有学生长时间、不间断、高质量和积极主动地“动”的课堂,才是真正动起来的课堂。那么如何能让学生动起来?首先,要让学生“敢动”。也就是在教学上在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民主的心态与学生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敢动”。再次,要让学生“善动”。在学生“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铺设台阶,使其顺利完成作答。要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的评价,并把发言较为正确的树为典型。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成功感”。对存在的问题以委婉的方式给学生指出来,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五、营造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
  现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象“猫”和“老鼠”一样,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唯唯诺诺,在这种环境中,我们所倡导的创新精神根本是无法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安全、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安全感,他们的思维才有可能敏捷,才有可能去创造。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师生共享人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除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外,还应特别注意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坚持“无错原则”,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给以适度“宽容”,使学生有学习的安全感。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宽松安全的学习氛围。在宽松、安全的氛围中,教师放下架子,尊重学生,不以权威压制学生,虚心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决策与安排,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也不随意训斥和控制,允许学生辩解,不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集体。只有教师实行了这种民主型的教学方式,建立起这种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有自信心和人格得到尊重的体验,学生才会积极思维,畅所欲言,张扬个性,启迪创新。
  六、课堂中随时了解学生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在日常的课堂调查中进行,而不是分开来进行。直接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需要的变化改变和调整上课计划。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学生朗读、发言、讨论,老师都应当凭着自己的教育直觉,判断学生对学习任务有多少知识的,心理的准备,看其理解和领悟的情况怎样,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目标。不能备了课,写了教案,就要“按既定方针办”,当然学校领导或专家听课也不能以是否完成教案所写的教学步骤为评价依据。我们认为,那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留尾巴(不是严格意义上地完成教学任务),“且听下回分解”的课,往往是最生动的。老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关注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就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而不能照本宣科,关注学生实际上也是关注学生的差异,老师要会组织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共同学习,而不能凡事一刀切,以不变应万变。因此,课堂要随时了解学生状况。
  七、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挂图、模型进行具体的解释,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专业教室和实验室进行直观教学和现场教学。同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一些学生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常识或较直观的东西融合到学习当中,既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学到的东西得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例如在上生物课《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时,为了让学生认真绘出花的各部分结构简图时,应带领学生到校内或校外观察各种花卉,让学生在那里一边观察一面听讲解,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花卉类型及不同植物的花的结构上的差异,以加深对花的结构认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通过“走出去”参观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做到“教、学、做”相结合,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 【发布时间】2016/3/24 16:26:22
  • 【点击频次】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