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建设高效思品教学课堂的策略探寻

 

【作者】 桑杰卓玛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建设高效思品教学课堂的策略探寻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桑杰卓玛

 

  【摘 要】 提高课堂有效性,就是提高思品育人的时效性。我们可以创新内容和形式,但我们一定要把教学落脚点定位在学生发展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根基,才不会轻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
  【关键词】 初中思品;有效课堂;建设

  建设有效课堂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新课标,落实思品育人的有效方式。初中思品作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奠基学科,必然应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方面作出积极努力。然而,长期的说教宣讲的教学方式,并未为此埋单,三年的初中教学时间,却不堪社会不良思潮的一腐一蚀,导致个别学生形成不良品德。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思品育人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是摆在我们每个思品教育人的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下面,我结合七年级思品教学实践,谈谈建设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开课导入情境化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开启新课教学的第一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建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句话就明确指出了开课的“第一锤”的努力方向——诱思和激趣,要达到这两个或其中一个目的,我们仍用常规教学方式是很难奏效的,必须精心创设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我要学”的强烈动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自觉成为学习主体。只有学生“入学”了,我们为学服务的教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发挥教的效能。实践中,导入的方式很多,一节课可以用故事情境导入,也可以用一首音乐情境导入,也可用身边人和事作为载体导入。不论哪种导入,我们不能只追求形式的新颖别致而忽视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情境方式和内容,否则就会流于形式而误了课堂教学时间,致使目标不能达成,降低教学有效性。
  二、实施生活化教学
  我们知道,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生活既是思品形成的基础,也是检验学生思品符合社会道德核心价值观的标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也就应成为思品教学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生活化教学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学时,我们在知识载体的事例的选择上应贴近生活,特别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做到让生活走进课堂,再将思想品德引向生活。生活事例的引入,如与学生贴近,有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真实感,学生自然就会感觉到思品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于是更加努力学习。这儿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选择事例材料时,一定要选择典型的、正面的、有意义的素材,而且一定要离学生近,那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选择正面事例,选择正面教育为主,因为我们初中学生还有较强的模仿性,事例中的人、事会直接影响教育学生。
  三、恰当使用多媒体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落实,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手段入驻课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增效提能方面有着独特效用。思品与之整合,显然能改变传统说教方式,去枯燥与乏味,让课堂生动,富有活力。这是因为多媒体集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介质于一体,能营造图文并茂、音影结合的教学情境,丰富知识呈现方式,拓展学生学习渠道,既形象逼真,又可化静为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特别提它较强的感染力,会激发学生浓厚兴趣,可引发他们强烈求知欲望。虽然多媒体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使用或过渡依赖,一定要恰到好处,否则“越辅”夺主,成为“机灌”课堂。恰当使用多媒体,从实践来看,我们应在两个方面注意,一是在选择知识呈现介质上,我们要充分考虑以何种方式出现;二是呈现介质数量上,我们要充分考虑一个知识点分几个画面呈现,每个画面的作用是什么,正确把知识习得难度是选择媒体数量的关键。
  四、巧妙设计问题链
  学贵有疑。思品学习,不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品德的形成都离不开思维的帮助。新课标明确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仍应采取启发诱思导学。而开展这种方式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问题链。所谓问题链,就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为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的教学问题。运用这种方式教学,不仅对学生学法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建构内化,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学生答问反馈中,我们还可评价学生自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可以说这是一种有效控制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策略。问题链中的问题要注意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精而妙具有启发诱思作用。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五课《人生难免遇挫折》这课时,我给出一段视频之后,先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验廖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学生边分析边体会,循序渐进中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廖智遇到了什么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她选择了怎样的做法?最后你的感悟是什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学习生活中你是怎样面对挫折的?在引入的问题上,我问你知道的还有什么可以给人造成挫折?这一边串的问题,我们层次地引以引导,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也就达到教学目的了。
  当然,建设高效课堂的方法很多,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也很多,但不论哪种方法,我们都要以学情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考虑,而学生实际是先决条件,“以学定教”是永远不错的教学选择,我们可以创新内容和形式,但落脚点一定要定位到学生发展上。这样学生才会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根基,才不会轻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
  参考文献:
  [1]闫冬至,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管理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叶卫红,优化教学设计 打造高效教学[J].新课程(上),2011.6。

 

  • 【发布时间】2016/6/13 16:06:26
  • 【点击频次】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