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班主任如何加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关系的调查报告

 

【作者】 施葵兰 韦家盟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班主任如何加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
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关系的调查报告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南泗初中 施葵兰 韦家盟

 

  一、调查背景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搞好家庭教育,让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而在农村,由于部分家长外出务工,导致大量的留守中学生处于无人监护的状态,家庭教育令人担忧,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立德树人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学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父母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实现学校素质教育与家庭素质教育的同步进行,同时做好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立德树人的前提工作.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村留守中学生现状,关注在校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未来,我们进行了关于在校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之立德树人的调研。旨在为南泗中学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进行问题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我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样本选择基本步骤是:(1)以全校留守学生家长作为调研样本区域;(2)在调查留守学生家长时,课题组同时对家长(监护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
  研究工具是课题组专门设计的“南泗中学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表”。包括:学生问卷、家长(监护人)问卷。为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在正式调研前,进行一次试调查。根据试卷调查结果,课题组对问卷进行多次修订和完善。
  2015年5月,课题组对全校留守中学生家长进行问卷测试128份,回收126份。其中为弥补问卷调查之不足,运用座谈、家访、和个别访谈等方式。通过调研,课题组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家长对其孩子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有了更全面深刻认识。
  三、样本描述
  从表3.1可以看出,南泗中学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结构类型主要有五种,从样本中可得知:(1)留守学生家长文化文盲的比例占0%;留守学生家长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40%;留守学生家长中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52%;留守学生家长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8%。(2)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孩子以打骂方式的比例占57%;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孩子以理解民主思想教育方式的比例占15%;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孩子以间接思想教育方式的比例占3%;(4)留守学生家长教育孩子过分保护型方式的比例占25%(3)留守学生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比例占60%;留守学生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思想教育的比例占40%。(4)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思想教育满意的比例占62%;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思想教育不满意的比例占38%;持无所谓态度为0%。(5)留守学生家长每天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比例占5%;留守学生家长每周一次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比例占20%;留守学生家长每月一次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比例占70%留守学生家长一年两次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比例占5%。
  表3.1南泗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调查结构样本

 

 

 

 

 

 

 

 

 

  从表3.2可以看出,南泗中学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结构类型主要有四种,从样本中可得知:(1)留守学生监护人的比例:跟随父亲20%;跟随母亲25%;与(外)祖父母50%;其他占5%;(2)留守学生很想父母一直陪伴自己的成长的比例占80%;留守学生不想父母一直陪伴自己的成长的比例占10%;10%的留守学生持无所谓态度。(3)留守学生对监护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做得好的比例占32%;留守学生对监护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好看法比例占60%;留守学生对监护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持无所谓的态度比例占5%。(4)留守学生有心理话就和父母诉说比例占30%;留守学生有心理话就和朋友诉说比例占50%;留守学生有心理话放在心里不说比例20%。
  表3.2南泗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立德树人调查结构样本

 

 

 

 

 

 


  四、南泗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现状与分析
  通过对留守中家长或监护人的问卷调查、家访、个别留守学生家长多次访谈以及对文献的研究,从而得知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立德树人不容乐观。其现状表现为:
  (一)留守中学生家长文化程度偏低。其存在着父母家庭教育的缺位,监护人素质偏低和留守中学生心理现状不容乐观三个方面的问题
  留守中学生家长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40%。留守中学生家长中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52%。留守中学生家长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占8%。父母的文化水平有限,特别是农村里的爸爸妈妈们,面对孩子能力培养,功课辅导,亲子交流,人格培养,青春期教育等等问题。留守中学生家长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他们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品德和习惯,而不是智育。在育德方面,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配合,就显得苍白无力。父母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事上的旁观者。而且在情感交流上因客观条件的限制留守子女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子女的爱。
  留守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他们面临学习压力、人际交往、自身变化等许多社会问题和心理问题此时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引导和帮助,他们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其次家庭教育的不当是造成留守中学生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二)留守中学生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方式。1、严厉惩罚型。尽管不普遍,但还是存在。即教育孩子态度生硬,对子女缺乏感情,言语粗鲁、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常挖苦责备,甚至打骂孩子,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从调查中发现留守中学生家长通过打骂的教育方式的比例占57%。这种教育方式,一方面可能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
  2、理解民主型。这类家长能理性地指导孩子成长,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不怎么多,但在做人上要求孩子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不要求孩子考多少分,不施加压力,只要尽力即可。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有的家长自己不看电视,陪同孩子一起学习。父母对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打骂,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过分保护型。过分保护就是父母都代劳了,父母就像保姆一样干家务,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实质就是溺爱。这使孩子失去了正常的、积极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结果培养出的孩子懦弱、依赖与无能。这种个性心理特征熄灭了孩子的创造欲望,处处需要别人指点与帮助,智力发展受到限制。 
  4、过分干涉型。过分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子。孩子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也缺乏创造力。
  由此可见,不同的教养方式会教育出不同类型的学生,也会令学生产生各种不同的心态,从而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使这些孩子在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三)留守中学生家长对留守中学生教育不够重视。
  留守中学生的家长为了改善家庭环境,长年在外工作,这样很少有时间关心自己孩子的心理、学习与生活,甚至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道德好坏与他们家长关系不大。因此,在明确了家庭环境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之后,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寻找方法来尽量的改善家庭环境,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祖国未来输送更多合格的人才。
  五、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实施家庭素质教育
  当今的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速变革的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日益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其中之一就是教育日益突破学校的界限,广泛地渗透到家庭和社会生活领域。教育观念在不断地更新,特别突出的是教育意识,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家长们要改掉过去那种只养不教,或“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的旧观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自觉性,就是要增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不能够满足于随心所欲的“教育”,而是要有现代的科学教育观和人才观,要懂得按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宽容友爱、承受挫折、辨别是非、抵御诱惑等能力。改变“教育”的盲目性和主观性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最重要的还是要实施家庭素质教育。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瑞士人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长生动地比喻为一棵树的生长:心理就像树根一样,虽然看不见,但却非常重要。看不见的部分关系着一棵树的高大强壮,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存发展。丹尼什博士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树根的成长期是5年到15年,15年后才是树干与树叶的成长;一个孩子心理建设的重要成长期也是在人生的头15年,在生命最初的年头便学会自我约束、推迟欲望、不自私,做好人,将会使孩子的一生充满人性的光彩。博士的话值得引起作父母家长深思。
  (二)家长要了解并信任孩子
  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的个性、情感、理想、兴趣和能力等个体素质。了解就有教育,不了解就没有教育;多一份了解多一份教育,少一份了解,少一份教育。中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快速发展时期,心理处于激烈震荡阶段,情绪不稳定。他们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其内心深处常常充满各种矛盾。他们与外界也常常发生各种冲突,处于不稳定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家长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做到防微杜渐。这样还不够,父母还得信任孩子。父母同子女的关系,既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子女对父母应当尊敬、体谅、爱惜;父母对子女更应当尊重、信任、爱护、帮助。
  (三)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家长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育的行为。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家庭里,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父母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情绪来改变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家长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家长无论是境遇顺利还是遭遇挫折,在孩子面前都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待孩子要耐心,以乐观的精神感染孩子,通过自己的言语、表情、动作等,流露出对孩子寄予的希望、真诚的信任和殷切的关怀。
  家长是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力量,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卫生保健常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技巧,熟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策略,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并以良好的心理品质去影响学生。毋庸置疑,许多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由于家长的处理不当造成的。因此,提高家长的素质势在必行。
  (四)建立民主型家庭,为子女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在我国的家庭教育观念中,家长的专断意识比较强,家庭教育无民主性可言,这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建立民主型的家庭,在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中进行家庭教育。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以使人视野开阔,增长知识,发挥才能,使人精神有所寄托,使人感到心神愉悦,有利于心理健康。所以,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教育他们要注意劳逸结合,要认识到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只有会休息、会娱乐、会锻炼者,才能在学习时精神百倍,也才能在丰富的精神生活中不断驱除烦恼。
  参考文献:
  [1]《父母的文化水平及教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林玉芳)
  [2]《浅析家庭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作者:山泽民)

 

  • 【发布时间】2016/6/13 16:07:51
  • 【点击频次】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