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作用

 

【作者】 潘传瑜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作用


广西容县杨梅中学 潘传瑜


  【摘 要】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包含: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关键词】 个性;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

  体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为更好的进行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体现“三性”。1、主体性: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主体参与的时机,留足参与时空,保证参与权利。2、实践性:创设实践的机遇与环境,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亲身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展。3、创新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以强烈的探究欲、好奇心大胆想象,不断观察,积极反思,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创新。
  体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比,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要求课程与教学向学生的个性世界回归。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审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去寻找身边的体育类校本课程素材。
  首先,体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以人为本的理念既强调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又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与众不同的主体。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不仅承认不同学生的差异,而且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因而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以学科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科专家、教师为中心,而是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真正体现了一种“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出发点。用新理念指导的新课程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用形式多样而开放的课堂教学来吸引学生,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学习交往与体验,注重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表现性、多样性和个性化。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不制定整齐划一的学习标准,学习内容和要求也不会规定的过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现代体育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学习的运动技能、知识及发展相关身体素质,是老师帮学生怎么练习,掌握技能。体育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作为教学的中心目标,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运动感受和各自的运动表现,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成长。不同学生由于个人性格、气质、生活环境的不同,往往有着不同的运动倾向和兴趣,有的喜爱篮球、足球,有的偏爱武术、舞蹈,有的追求体育的力与美,有的欣赏体育运动的技巧,教师要尊重学生体育学习趣味的多样化,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对学生表现枉加评判。
  对学生学习体育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因为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大多是因为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只有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时,体育才可能有成为一种享受,变成一种需要。作为老师,不仅要关注学习情感体验的培养,还应该提供学生成长所需的经验,既要着眼于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以要着眼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需求。我校充分利用地区特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了颇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健美操、武术操、街头篮球、五人制足球等作为校本课程,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形成于自己的特色。例如:健美操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学生追求体育艺术表现的运动,深受女生的喜欢。教师就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健美操的艺术表现力出发,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自编动作组合,表现不同的主题,让健美操体现自己的体育艺术韵味、情感。再如:篮球是学生狂热的运动项目,尤其对男生的吸引力巨大,教师结合篮球特点,突出篮球的趣味性、竞争性,让学生自主创新,练习街头篮球。可以从教材、书本、网络视频学习动作,也可以自主创新动作,给学生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享受体育学习自主性同时,更有利于展示学生的个性。
  其次,给学生的发展留下空间。个性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没有空间也就没有个性化的发展,在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参照学校提供的体育类校本课程清单,从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不仅如此,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即可以明确告诉教师自己想学什么不想学什么,让教师去取舍,也可以不选某些课而让它自动消失。并且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动态、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进程中学生和教师都有增减内容的权利,而且内容的结构和呈现方式是师生互动中完成,这样就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一个空间。长期以来由于体育学科教学内容过于呆板,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实际,很多项目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学习方式单调、呆板,造成了体育教学效率不高,在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使教师和学生一起动起来,学生有自主权,服从变成了参与,被动化为主动。学习成为一个共同面对的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研究教师如何教的多,研究学生参与的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安排能力弱,离开老师,就不知道自己学什么为何学。定势的发展使学生丧失自主的能力与信心。经过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新课改下体育教学是由师生共创。变以前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什么、学到哪、怎么学、怎么样、怎样更好”。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流动,充分发挥优质师资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体育类课程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与超越原始的自我。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了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自我发展。例如:一开始没有将五人制足球列为校本课程,但很多男生提出要求与愿望。于是,尊重了学生的选择,引导学生了解五人制足球的规则、技术特点,在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足球技术、技能、规则掌握。同时,根据中学生自身水平,将相关的规则要求作了适当的改进,如:将小球门扩大一点,提高进球率,学生的兴趣更浓。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进行体育类校本课程的教学。
  第三,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存在。体育类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是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学生实际上需要什么,在很多时候教师并不一定清楚。校本课程的开发则是在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的基础上以学生合理需要的满足为前提,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动态过程。例如:我们的体育类校本教材中创编了街头篮球,这就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设计的,因为现在中学生受到美国NBA影响,许多学生都很打篮球、玩篮球、看篮球。课前让学生收集大量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明星,自己学习有关的运球或街头篮球技巧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经过一段时间,不少同学能课堂上自编、创新动作,学生在玩中学,又在学中乐。学生们在相互学习中感受到了乐趣,也启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们才智的发展。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可能有的措施与方法还有待改进,但我们在体育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上是以发展学生个性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程的主体性、实践性、创新性作用。最终目标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08:32
  • 【点击频次】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