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 朱海珍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中质疑能力的培养


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治平中心小学 朱海珍


  【摘 要】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遇到困难、疑惑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我们的学生常常不敢或不善于质疑,存在有疑而不敢质疑的现象,长期压制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导致了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或认为有疑问就是学习不认真,这是不对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质疑是积极思考的表现,是创新精神的萌芽,我们老师应当积极保护。小学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和疑问。我们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这种天性,在课堂教学中,“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给学生质疑方法,提供学生质疑机会,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兴趣,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培养;质疑能力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金钥匙,质毫无疑问是问号。”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自学疑问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的关键过程。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源泉。在当今教育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学贵在“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并且通过思考找到答案时,在他身上就会像火花燃成火焰一样,产生独立的思考。”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的天性。小学生的头脑里一旦有疑问产生,就会促使他们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问题,那么学习就会变得非常主动,这其实是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素质。而质疑是任何创造的最初的起因,其实小学生是最会提问的,而现在小学生变麻木了,变成专装知识的容器,主要是教育忽视学生的质疑精神的培养的结果,我们需要创新人才,但是没有质疑就没有探究,更谈不上创新。我们老师不应该把孩子的好奇心扼杀在摇篮里,而是要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
  那么,我们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使学生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如何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主动提出具有真实性、探究性、发展性、创造性的问题呢?下面我结合十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就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一、 削除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创设自主交流空间,使学生敢于质疑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经常听有些教师议论:现在的学生真的是太懒了,不爱思考,不爱质疑,有问题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我统计了一下,在课堂上,真正能做到敢问敢说的、积极活跃的总是只要那么一部分人,约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四十,另外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能做到光提问不思考,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既不提问也不回答,只做最“忠实”的听众。作为教师,则对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气氛不能过于严肃,否则学生对教师会产生敬畏感而不敢提问题;部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总是担心提出问题后,会被同学和老师讥笑,而不敢提问题。我们教师要想办法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热烈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同时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牵着学生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我们老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积极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幼稚肤浅的还是超越要求的,都应适当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创造良好的生疑发问的气氛,使课堂变成学生乐学的“学堂”,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的“讲堂”。比如: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有的学生情绪非常恶劣,会当面对我们老师说:“我就是不会。”甚至会说出更难听的话。这时如果我们老师动了怒,斥责了学生,那么我们就输了。即便学生说出很过分的话,我们老师还是要心平气和地说:“老师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但是如果你换一种说话方式,我就会很愿意知道你的想法。”这样说,既表示理解学生的感受,又说明了自己的感受,还可用指出学生不对的地方。“成功的教学以来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维护和承认每个学生的人格尊严和人格平等,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认真聆听,不能随便打断他们的发言。对那些一时语塞或害怕发言的学生应加以鼓励:“别着急,再想一下,老师相信你”对于回答出错的学生同样加以鼓励:“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很好,但是这个问题,你能换个角度再想一想吗?” 我们老师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当学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我们教师应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棒哦!”“你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你提出的问题太有研究价值啦!”小学生仿效意识很强,一旦一个受到表扬,受益的却是一大片。我们教师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一样,把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这样,他们会一个比一个善于提问。通过这样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我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摩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个思想。”可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创设自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相互合作中,共同提高。但是现实的课堂学习,学生缺少太多这样的空间,尤其小学生正处在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而挨批评、指责,一旦出现疑问往往不敢说出。因此,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首先我们教师要多创设自主交流的空间,努力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放心提问。
  二、 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兴趣,使学生善问
  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巧设矛盾,寻找质疑的踩点。 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能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并且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特别是要自觉地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积极地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能够质疑的时空条件与学习氛围。宋代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当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时,思维积极如泉涌,便会敢字当头,积极地质疑,但是质疑的水平并不高,往往只会停留在一些低层面上,可见仅让学生敢于质疑还不够,我们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教给质疑方法,培养质疑兴趣,使学生善问。
  弗·培根说过:“多问的人将多得。”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问,起点是一问。” “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方法的教学往往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为我们的“教”是为了“不教”。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还应教给他们质疑问难的方法。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恰当地把握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充分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教师要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追根究底,教给质疑方法从而明确质疑方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我给出了新“龟兔赛跑”:森林中在开运动会,乌龟和兔子争夺冠军,乌龟跑的是边长30米的正方形跑道, 兔子跑的是直径30米的圆形跑道,它们俩个同时从起点跑了一圈,又同时回到原起点位置,这下可难住了大象裁判。当学生听到这里疑问顿生:“那谁是冠军呀?这怎样评判呢?乌龟所跑的路程是正方形,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兔子所跑路程却是圆形,怎样求圆形的周长?学生由自言自语,很快过渡到”问“声不绝。这样,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为下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我们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五角的硬币、圆瓶盖、在纸上画出的圆、细绳和直尺等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我给学生留了五分钟的时间思考)学生想了一会,自言自语地说:”用什么方法来测周长?用什么工具好呢?“当学生用细绳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时,感到不方便,学生便疑问顿生:”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怎么测呢?“几个学生自成小组共同讨论。
  小学生敢问、爱问、更应该会问,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依赖性强,不善于甚至不会质疑,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技诱导,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我们教师要为学生的质疑做好示范,小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质疑也是如此。我们讲课时,要讲究提问的策略和质量,多问一些“为什么”。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且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地观察,善于比较。
  三、 提供质疑机会,使学生乐问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心理学也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应,一旦有了这种反应,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学会质疑,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之高效率地获取知识。 我们教师应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还应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我们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留足思考时间,让学生生疑、思疑、解疑。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有疑而质,营造质疑机会。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出示一道趣味题:一共有三块饼,大象给猴子、兔子、山羊分饼,猴子说:“我要一份。” 兔子说:“我要三份。” 山羊说:“我要六份。” 于是大象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猴子1份,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兔子3份,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份给了山羊6份?结果猴子、兔子、山羊都傻眼了,其实他们分得的饼还是一样多的,学生们个个都感到“新奇”。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问题一提出,一石击起千尺浪,大家纷纷讨论,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找出了其中的原因。
  四、 质疑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允许错问。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的限制,他们的提问有不少是幼稚可笑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贯彻置疑“无错原则”,即所谓“课堂提问没有错误”。每位学生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2.要把握质疑的时机,特别在新授课时和新课结束后,让学生质疑。同时,质疑时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课堂上,由于时间的紧迫,有些教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大多数的教与学均由教师或部分优生包办代替,其他学生得不到质疑发言的机会。
  3.质疑问难要面向全体学生,“好、中、差”兼顾,尤其要鼓励学困生质疑。学困生有自卑感,即使不懂,一般也不敢问,这样得不到及时补救,以后问题越积越多,那么就更无从问起了。
  4.我们老师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小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提问题时要认真考虑,不能信口开河,无论从哪方面提出问题,都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有助于学生定向思维。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却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老喜欢问 “好不好”、 “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5.质疑并不是怀疑一切,不要为质疑而质疑。如果把质疑变成了怀疑一切,那么只会使自己陷入质疑的偏执,甚至使自己心理失衡。对社会的一切都看不惯,甚至以质疑去哗众取宠的人,最终有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弃儿。
  总之,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很多,但是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敢问,这是前提。学生爱问,并养成良好习惯,这是关键。学生敢问,爱问还不够,还要使学生会问、善问,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这是培养质疑能力的核心。我们教师有必要煽动学生们重新敢于质疑的“火”,甚至不惜采用“激将法”让学生产生质疑的欲望。激励学生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来,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质疑的乐趣。学生学会善于质疑既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只要我们教师常抓不懈,学生的质疑意识一定会慢慢地增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教学中,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有效指导学生大胆质疑,数学课堂才能“动”起来,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著,《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何平,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小学数学》2001,3
  [4] 张东伟,质疑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浅析,《教育新干线》2003,
  [5] 杨忠祥. 注重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6(12下)

  • 【发布时间】2016/10/30 15:08:45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