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作者】 左光霞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贵州省独山县思源实验学校 左光霞

 

  语文是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制造性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小学生思想活跃,常有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教师就应抓住这个契机,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现在的教育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想。要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经过探索而得到解决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小学生创新精神的表现一般不具备高层次的创新活动,但仍然具有创新精神。小学生的创新欲望是用好奇、好间的形式表现;学生的创新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向独立、独特地探究新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图片,以及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服务,让静止的画面是再现想象媒体,动态的描写是创造想象的具体表现,诱之以法,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想象的基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随教学活动而发展的,每个学生的认识和思维,虽都不是从零开始,但由于先天素质、生活日历等差异,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会有很大差异。教师还可因材施教,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思考题调动学生全体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注重学生的思维动态,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并指引学生的思维途径和思维训练的程序,教给思维方法。
  二、要为学生营造“创新教学情绪场”
  “创造教学情绪场”是给学生以情感感染的情感体验,进而使学生产生新的动机和需要,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质疑、求异。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教学的情绪场,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自觉主动中参与思维、理解等一系列智力活动,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要耐心倾听。要注意创设创新思维空间。同一件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正所谓“条条大路通北京”。教师对学生回答不要立即作出评价,而不应作任何反应,使学生继续处于积极思维的“愤”、“排”状态。”可见“举一反三”的教学原则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能力训练应从低年级开始,分阶段进行。先是提倡鼓励阶段教师进课堂,必须抛弃杂念,集中精力一心进入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用和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关注的。在学生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提出问题时,我们不能以统一的要求严格控制约束。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种葫芦人的朋友,你发现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有的学生说:·我会非常着急,告诉他快治一治。”有的学生说:“我会给他讲一讲叶子与葫芦的关系,叶子长不好,葫芦也长不好。”我对学生的回答都表示赞同,这样在问题的讨论中我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还对理解下文打下了基础。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表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创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古人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投人以渔,可字一生。“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甚至粗暴训斥,学生就会害怕提问,不敢提问。就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禁锢学生的发散思维,阻碍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影响创新情绪场的建立。
  三、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的机会
  学校教育主要是用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也就在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创新,提供学生参与创新的机会。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鼓励求异,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对学生的作答,我没有立即作出反应,全体学生仍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便引导学生转移话题,找准知识点;是具有启发性,很有价值的问题,便组织学生讨论、研究,引向更深层次的学习和思考。如我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一文时,发现学生对张衡认真钻研天文的精神理解不是很透。就引导学生精读张衔听了爷爷的话一夜没睡,几次起来看星星这一段,让学生自己设疑,学生果然提出了“张衡为什么一夜没睡着?”、“为什么几次起来看星星?”还有的学生提出了稍难的问题:他是怎样看星星的?”、“看的结果怎样?”“他这样看星星、研究星星,与他以后能成为著名天文学家是有联系的,因为他肯研究、肯动脑筋,还很刻苦。”我逐一肯定了学生的提问,表扬了他们善于读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排疑解难,去发现、去思考文字中所包含的道理。颇有质量的问题,会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大大增加,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此时所提的问题可能多停留在字、词、句和文章的表面情节上,可能“杂而乱”,但不论学生提的问题大或小,对或错,教师都要给予表扬,修改或指导,让学生知道,能提问题是动脑筋、想问题,认真学习的好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质疑;看学生的问题是否属于探究性、鉴赏性的质疑。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这样长期的训练,才会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了保障。给学生经常多样的探索尝试,给学生思维的广阔空间,学生的创新精神便会得到更好的培养。

 

  • 【发布时间】2016/11/20 21:19:12
  • 【点击频次】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