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李 英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中学 李 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只有充分的热爱,才能够在内心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自己将这件事情做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自身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好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所谓的学习困难生,其实除了一小部分是智力问题外,大多数是由于对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把培养学生兴趣贯穿于语文教学和实践活动中。这不仅会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还为其他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
  教师必须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的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的目的,收到预期效果。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要使学生尊重你,信服你,钦佩你,就必须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用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感动学生;用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其次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民主平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待学习困难生,尤其应当倍加关怀、真诚帮助。再次是把情感教育带进课堂,教师用丰富的情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事实上,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情趣盎然,必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微妙而丰富的情感感受;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创设情境,引导质疑,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那么,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景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创新地学习呢?
  1、必须创设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大胆提问。
  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学生平等对话,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多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先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启发,树立其自信心,这样,学生就没有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2、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争相提问,并让其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这样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就特别有兴趣。在知识的探究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越强烈,学生的学习情绪越高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创设表演情境,寓教于乐。
  在教学中,我时常创设各种表演情境进行教学,在具体的课文中,可以让学生熟读课文及大致了解不同的思想之后,让学生在演练中体会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这样更形象直观地体现文中人物形象,也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学生心灵沟通的知心朋友,巧妙组织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导向,使学生因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从而进入积极参与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优化教学方法,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优化和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
  1、以教材为本,厚古重今变教法
  用好教材,要特别重视上好综合实践课。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强烈地感觉到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更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 用好教材,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善于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革新阅读的方式、方法。现在的孩子,少有对文字直接感兴趣的。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布置学生看电视、电影的作业,比如:坚持收看《水浒传》、《西游记》等等。先让他们被名著中的离奇情节、精彩场面吸引住,再引导他们阅读文本。 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大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们兴趣的广泛性。
  2、着眼于诱导,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
  “满堂灌”、“题海战术”“对文本繁琐地分析讲解”严重挫伤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使语文变了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多读书少做题,多感悟少分析,多积累少讲解,通过诱导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着力于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恰当地把语文知识由浅入深地分层教学,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主动去探究、发现、思考、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在教学中可有机运用“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师生互动法”,“知识竞赛法”,“创造想象法”,“欲扬先抑法”,“故事激趣法”等加以引导。
  4、着重于点拨,变“难学”为“易学”。
  在语文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只在关键地方加以点拨,以触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师生一道在“画龙”上下工夫,在“点睛”上花大力。
  四、加强学法指导、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学法指导。
  1、让学生学会讨论
  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尤其是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学生“活”起来,教师必须引导他们大胆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
  2、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采取一种新方式,课前安排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熟悉每一个故事的背景,走进那个特定的时代,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写作意图,把握每一个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自己课前去做这些工作,就会剥夺学生课外自学的权力,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有意识的把课内的每一篇文章当作一个例子和媒介,由它去引出课外那浩淼无边的文学海洋,让学生通过主观的努力去感受文学之美,去尽情的遨游。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就来自课外这个“源头”吧?学生可以汲取无穷的营养,来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和欲望。
  3、调动学生的情感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教师上课时不注意感情投入,精神萎靡不振,表情木然若鸡,语言枯燥乏味,……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哪里有学习兴趣,哪里有激情!怎能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呢?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体验某种情感,而不是照本宣科机械地传授知识,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神情和生动的语言去点燃学生求知的欲火。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老师真挚的感情、热情洋溢的语言,得到的是美的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好奇、好问的天性,努力提炼教学中学生感兴趣的因素,以灵活多样、形象恰当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有趣的学习氛围,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 【发布时间】2016/11/20 21:59:46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