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准确把握作品基调 与文本强烈共鸣——我的美文诵读点滴体会

 

【作者】 梁萍霞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基调是一部作品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参考《播音创作基础》——张颂著)准确把握了作品的基调,就能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

一、作品的基调的定位

作品主要的思想感情决定作品的基调。思想感情喜悦和赞美的作品,要以得轻快、欢跃的基调诵读,如:苏教版第六册美文《赶海》叙述了作者童年时代跟着舅舅赶海的一些趣事,抒发了热爱大海,难忘童年生活的真挚情怀。作品紧紧围绕“趣”和“乐”来展开,向读者展现了一幕幕有趣的赶海场景。作品行文流畅,字里行间充满活泼和真挚,处处流露出孩子内心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所以要读得轻快、欢跃。有的作品则读得婉转优美,如:《九寨沟》笔触生动,语句清新,辞藻华美,重墨浓情,展现了九寨沟奇丽美妙的自然景观,使人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激发对祖国山河的一片深情,所以读得婉转优美。

思想感情忧伤或怀念的作品,要以凝重、深沉的基调诵读,如:《在大海中永生》是一篇饱贮情谊的通讯,这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撒向大海的情景,歌颂了伟人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祝愿这位一代伟人永生的怀念之情,所以要读得凝重、深切悠长。

思想感情充满激情和热烈的作品,要以高亢、奔放响亮的基调诵读,如:《安塞腰鼓》全文气势恢弘,铿锵激越,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股激情,表现出生命的奔腾升华,所以要读得热情奔放。

有的作品语言文字朴实无华,细细品味却很美,朴实的文字所蕴含着的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于无华处给人以心灵震撼,如《第一次抱母亲》、《爱如茉莉》等作品,要读得深沉、朴实。

二、抓准主要的基调。

必须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抓住主要的基调。《在大海中永生》全篇流露出对失去伟人的悲痛之情,但细读全文不难看出:较之“悲”,全篇“颂”的分量更重,对伟人的爱戴、敬仰和难以割舍的深情以及祝愿这位一代伟人永生的怀念之情更重,这才是主要的思想感情。但有些诵读者未能准确把握主要的思想感情,往往通篇只以悲痛的感情抓基调,忽略了爱戴、敬仰、怀念的感情。所以,只有准确把握住作品的主题和感情,才能抓准作品基调。

三、深入钻研作品。

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个性、表现手法,有助于深入钻研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准确把握作品基调。在这个过程中,诵读者才会受到感染,在受感染中进入角色,从而抓住作品基调。作品《安塞腰鼓》是一篇通过描绘西北“地域风情”来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和时代精神的抒情散文。作品气势磅礴而又短小精悍,表现手法极其独特。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作品抓住了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忽然之间就爆发了,“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接着,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这“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的仅仅是这乐舞吗?不是的!透过作品,深入思考作品背景,作者刘成章站在20世纪80年代回溯黄土高原的千百年时光,审视着传统的乐舞,他笔下所要“冲突”“撞开”的包含此时此地的贫穷和落后。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领悟了乐舞中隐含的“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的境界,诵读者就抓住了作品酣畅淋漓的热情奔放的基调,在诵读中与文本产生强烈共鸣。

 

 

  • 【发布时间】2016/11/28 16:25:19
  • 【点击频次】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