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 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 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贵州省都匀市第五幼儿园 吴 匀
在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我国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特别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五彩斑斓的少数民族文化,已成为拉动中国文化旅游的有力引擎,成为推动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的推进剂。但另一方面,随着民族大交流大融合及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种外来文化、都市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也在不断加深,一些民族文化在不断萎缩,有的甚至濒危或失传,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遗憾。为此,抢救、传承民族文化刻不容缓。
一、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拯救、传承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只有找准学生这个接受教育的主体,才使文化传承实现广泛性、拥有生命力。
(一)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有利于民族聚居区的学校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例如:在学校建设方面,建设体现民族气质、艺术、风格的标志性建筑,将起到了树立标志,唤醒意识,改善条件的作用,让广大师生了解我国的民俗历史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二)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有利于丰富义务制教育课程内容,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风俗、节日、服饰、礼仪、民族歌曲、语言文字、生产技术、文化艺术等,弥补全日制教科书内容无法做到全涵盖的空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有利于促进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如:水族的水书、马尾绣、铜鼓舞,苗族的芦笙、苗歌、蜡染、银饰、刺绣等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并加入到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
(四)实施民族文化进校园,有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创新力。文化对经济的引领功能较为突显。而有效的推进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仅可以对民族一些陋习的“过滤”,而且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在传承民族民俗文化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部分学校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在中国的学校,我们习惯于应试教育架构,忽略了应有的素质教育与民俗教育结合的重要性,如:在我们贵州的一些水族和布依族学校,因为认识不够,很多文化已经出现了汉化情况,懂水书说水话的人越来越少,对本民族的一些传统节日不了解,学校的升学压力体现在孩子们身上……重应试而忽略了保护民族文化的职责。
(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匮乏。一是教材缺乏。虽然目前有一些民族文化基础教材,但科目、档次、深度有待提高。二是师资缺乏。由于传授民族文化的教师力量严重缺乏,因此,多数学校的民族文化教学开展不正常,甚至有的学校民族文化课程形同虚设。
(三)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机制有待建立完善。比如: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投入、督查考核、奖惩机制等,有待建立和完善。
三、怎样有效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
(一)制定工作规划,明晰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思路。县、乡两级政府和相关学校应从抢救、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实际,制定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或实施方案,明确抢救、传承的项目重点、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及组织要求,为推动此项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二)完善教材资料,提升民族文化教学质量。教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教材编印的质量对教学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不断完善民族文化教材。小学、初中使用的教材应力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甚至还应制作视频课件和音频课件,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三)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民族文化传承能力。师资队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应将民族文化师资队伍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强化任课教师民族文化业务知识培训。将民族教师或具有民族文化专长的教师列为重点培训对象,培养成为民族文化传承骨干。二是切实发挥社会民族文化人才资源作用。对社会各领域民族文化专家、学者及具有民族文化专长的各类人才进行调查统计,分类建档,纳入信息库管理,开展规范培训,根据需要组织进相关学校开展讲课、演示等传承活动。
(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多形式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教育、展示活动,积极营造民族文化传播氛围。一是坚持举办相关节庆活动及民族其它优秀文化的宣传教育展示(展演)活动,使广大师生、家长提高民族文化进校园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二是在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开展民族文化知识竞赛、技能比赛、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重大活动要求统一着民族服装,兼用民族语言,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学习兴趣。
(五)强化机制保障,促进民族文化传承长效化。民族文化进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参与、支持和配合,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作保障。一是应建立民族文化进校园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了解情况,找出问题,并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应建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发展基金。三是应建立完善考评机制。下力改革现行应试教育体制,将民族文化进校园纳入民族聚居区学校年度考核,对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必要的处罚。四是应建立民族文化进校园定期督查通报制度。设立督查组,定期分赴学校检查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情况,并以此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通过完善机制,确保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有力推进。
- 【发布时间】2017/2/11 19:59:45
- 【点击频次】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