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运用
青海省贵德县河东寄宿制学校 喻 兰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原来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接受学习、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因此,配合课程功能的转变,探究性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也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
探究学习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层面而言是指在语言教学中,学生主动探求问题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读课文,掌握规律,获取知识,调查了解社会,深入研究,应用有关知识去寻求相关原因,去觖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语言探究性学习是开放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探究学习的范围包括课内的、课外的和自我语文学习方法的探究,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准备与期待、阅读欣赏与质疑、阅读反思与批判、语文实践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从而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探究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土壤,应当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构建探究平台
教师要努力营造师生、生生之间的自由、平等、宽松、和谐和学习氛围,要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并在想中、说中、做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师生在共同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增强语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是性和实践性,它能充分突出学生的实践,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但从目前我们的教学环境来看,学生缺乏大规模的实践锻炼机会,因而我们可依据现有条件,在必要时适时点拨,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手段进入情景就很重要了。从心理学理论中,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是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时,就不能单调地进行读写听说的训练,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如我在家朱自清的《背影》是有这样一个问题:朱自清为什么会流泪?综观全文可看出、朱自清对其父亲的特别感受,但一个大男人为何会对如此细微的事动情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对这个人物产生了兴趣,探究的课题也就由此而展开了。
二、发现问题,引领学生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1)提出的问题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感受知识的逻辑性,体验知识的形成性。(2)问题的程度要合适,能照顾全体学生的需求。(3)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要尽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解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问而不究,是传统教学的一大弊端。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秘所问,问有所解,才是探究式教学的追求。有的人认为全堂课中,只要是教师问,学生答,搞的就是探究式学习。其实这种问答式教学并不是探究性学习方式中的“问题”呈现,它没有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而是老师把问题设计好,让学生以判断的形式作答。这属于教师越俎代庖,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活动,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更谈不上让学生发现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平等的对话过程,把教材视为学习研究,同时也是分析甚至批叛的对象,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让学生探究。
三、尊重学生发现,鼓励创新探究
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直至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应从教学的中心走向学生的中间,从教学的权威走向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学的主导走向学生的引导者。我们的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理由。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自主选择问题,学生小组成员自由组合,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探究方法,养成探究态度,形成探究能力。重视学生的疑点与困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证明自己的观点,重视学生的异样声音与不协调的动作,让创新探究不断涌现出来。
四、相关学科,开拓领域促进学生探究
针对学生的想象丰富、兴趣广泛、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强烈的特点,我们可将语文教学的一些内容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仔细钻研,大胆地提出一些设想,看如何解决上些社会问题。如学了《伤仲永》后,教师可联系近几年频繁出现的学生辍学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学生不学习,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有哪有影响。
总之,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的实施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控制课堂的现状,有利于课堂和自然和谐,有利于师生互动,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张扬,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琴.浅谈初中语文如何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J].《中学课程辅导》,2013.07
[2]覃毅.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2.01
- 【发布时间】2017/2/11 20:11:29
- 【点击频次】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