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作者】 荀 玲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下五屯办纳山教学点 荀 玲


  【摘 要】 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小学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新课程;小组合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树立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并借助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因此,重视德育、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健康积极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他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学生“爱听”和有“学习兴趣”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学生有学习兴趣表现在他们有主动了解、积极探索的愿望上,有不惜时间,不怕困难,可以集中较长注意力的表现上,而且也表现在愉快的学习情绪上。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奇心强,能够静坐的时间很短暂,对于单调的练习会逐渐产生厌烦情绪。经过充分考虑,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适时采取一些富有童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适时采用一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新理念,构建新课程
  过去我们教学生为学而教,只注重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演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独创。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突出,而且信息技术的枯燥使得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不适应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寻求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
  ?所谓信息技术的“新课堂”:即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架构的基石,以学生好学和学有用的信息技术为基本价值取向。突破“教本”限制,突破“课堂”限制,打破学科界限,走进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构建起开放的、综合的学习资源系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信息技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信息技术;不同的人在信息技术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学内容是取自多方面的,可以取材于教材本身,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等。未来的“新课堂”是师生从事知识建构与发展的“实验室”,不是单纯接受知识的“讲课室”。我们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规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专职教师,应认识到自己不只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应该拥有现代教育观念、懂得反思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实施科学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再单纯地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结合学生的经验,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三、注重教师的自身提升,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转变固有的陈旧的教学理念,形成具有新的特色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刚刚接触信息技术的小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教材、教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每天都在更新的重要学科,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信息技术方面,知识更新很快,要求教师积极学有关教育的知识;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是更新、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更是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更应当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游刃有余。
  四、利用小组合作,注重自主实践,缩小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差异性更为明显,教学内容太浅,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解决这个现实存在的矛盾,我主要采取小组协作学习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学生变学者为教者,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我们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小组协作学习,不仅促进了学习,还缩小了个体差异,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本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利用计算机本身自由的特点,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如画图软件、“Word”软件的插入图片,让学生感到无比新奇,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李冬梅.《信息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国电化教育,2001.

  • 【发布时间】2017/2/11 20:29:52
  • 【点击频次】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