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
青海省同德县巴沟乡卡力岗寄所制学校 万玛多杰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可见自主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面对一群本来就不善于表达,又习惯老师问学生答的农村孩子,该怎样引导他们积极主动的去质疑呢?
一、鼓励学生勇于自主质疑。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出适合学生自主质疑的轻松和谐的环境,激发质疑兴趣,让学生敢思、敢问,乐于探究。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树立起乐于质疑问难的信心。教师还要放下架子,主动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态度融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平等的和谐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
2.创设情境,唤起自主质疑欲望。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蒲公英》时,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以非常有趣的猜谜方式引出课题。让学生齐读两遍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这则童话故事的什么内容?让学生围绕文章内容质疑。激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愿望。
3.巧用矛盾,激发学生自主质疑兴趣。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当学生学到彭德怀跟饲养员说把大黑骡子杀掉时,有学生问:“彭德怀那么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要把大黑骡子杀掉?”鼓励学生问题问得好,问到要学习的重点问题上,是个会学习的孩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中质疑的兴趣。
4.调整“质疑”心态,鼓励自主质疑。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质疑能力,尤其对农村孩子来说,首先要扫除学生在质疑方面的心理障碍,调整他们的心态。有的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深入思考,不主动寻疑。对于这种学生,应让他们了解质疑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要学也要问,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必要时教师要多对他们“问难”,使他们明白自己学习上的欠缺,引起他们的适度焦虑,从而养成他们不但求“知其然”,更求“知其所以然”的学习习惯,学习质疑。有的学生有疑,但怕提出的疑问不得要领,受老师责怪、被同学耻笑。对于他们,教师应热情地鼓励,肯定他们“质疑”的勇气。还有的学生,把握不住学习要点,对所学内容不知所云,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与学习无关,老师就要多指点,引导他们去找疑问,从学习内容的字、词等难度较小的方面入手,学会质疑。只要学生开始问了,便会越问越多,越问越难,进而越学越深。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寻疑有方。
1.在预习中质疑。
教学课文之前,安排时间让预习课文。在预习课文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做到“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让学生将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2.在课题上质疑。
课题浓缩了整篇课文的精华,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以帮助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课文出示课题后,可让学生说说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这样,既理解了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七课《爱如茉莉》时,导入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问:“茉莉”是什么?为什么会说“爱如茉莉”呢?
3.在阅读理解中自主质疑。
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地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教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重点词语,句子或段落质疑,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读书必疑从而培养了他们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埃及的金字塔》中,学生读了“有人估计如果将这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老师在当时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产生的疑问,对理解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提出后,探究的兴趣高涨,积极思考讨论,很快就能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在学完后质疑。
学习完课文后,学生整合全篇课文内容,再联系实际又会产生新的疑问,学生此时质疑,是对课文内容的反思深化,应鼓励学生学完课文后积极质疑。如教学《灰椋鸟》后,学生问:“为什么说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儿的乐园?”让学生能联系实际,再次体会适合鸟儿的生存环境,我们要热爱鸟类,热爱大自然。学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后,有学生问:现在我们玉溪正遇上了连续四年的干旱,我们应如何节约用水呢?为什么有的同学节水就不能持之以恒呢?这些问题更是拓展了知识,拓展了学生思维。
三、精心指导学生善于质疑。
“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使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下面。”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质疑”的方法。 “质疑”的方法很多,我尝试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三处、三点”进行三个层次质疑。这“三处”为:(1)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质疑;(2)似懂非懂的问题要质疑;(3)容易混淆、容易忽略的细节要质疑。这三点为:(1)对题目要质疑;(2)对篇章结构要质疑;(3)对写法要质疑。这三个层次为:设问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和疑难性质疑。其中设问性质疑也就是自问自答式质疑,这类疑问实质上是学生自己选定自学的方向,通过自学解决。例如,初读课文时,对字词、课文内容的疏通性质疑。推敲性质疑就是学生对上文所提到的“三处”、“三点”的自学研究,此时学生往往会在所读文章中做出记号,并试图解疑,形成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一部分“疑问”将会因自己无法解答而成为疑难性质疑。需要指出的是,这三次质疑中的前两次提出的疑问并不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而是要求学生自我设疑、存疑,学习在似乎无疑之处产生疑问。经过这一番寻疑之后提出的“疑”,大多是有价值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找到了这些解不开的疑,心理上就产生了适度的焦虑,上课时就能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寻疑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学生“自能读书”的实践活动,寻疑有方,无疑是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标志。我教《谈礼貌》一课时,安排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尝试阅读,学生先后提出下列问题:什么是礼貌?为什么要谈礼貌?为什么要礼貌待人?礼貌待人有什么好处和重要性?课文为什么用《谈礼貌》做题目,而不用《讲礼貌的故事》为题?其中第一问对于有些语文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属于设问性问题,已在自学中能解决了;第四问可归于推敲性疑问,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能解答;其余几句,则在精读课文时,老师要注意讲解。只要坚持训练学生进行“三处、三点、三次”质疑,学生定会在实践中学会寻疑的方法,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
总之,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良机,是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开端,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途径,我在教学中努力地培养学生自主质疑的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17/2/11 20:30:08
- 【点击频次】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