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三小学 张爱梅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和语言情境的理性认识,借助视听感知和想象,使学生的到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培养健全学生阅读能力,以便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与识字教学、听说教学、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谓一损皆损、一容具荣。因此,了解阅读教学基本理论,大力提高阅读能力教学效率,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系统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系列语文训练活动,在阅读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靠大量系统的阅读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到底该如何系统地规划组织教学,才能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才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呢?这的确实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潜心思考问题,教师必须让学生注意与表达意有直接关系的语气。
语调、停顿、重音和节奏等,要帮助学生根据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定好朗读基调或激昂悲壮或清晰明快,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激发他们的情感,这样他们的能力就有所提高,在兴趣驱使下,同学们大量的阅读,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同时形成了阅读的习惯,而且在理解、鉴赏、写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实施了《新课标》中的阅读任务。学生阅读的能力也有了大大的提高。
二、理解课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一个目的为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凭空练,故令阅读课本而练之,课本必须善读,一是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是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每一篇课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语文教材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凭借,理解课文是训练自能读书的重要手段。教师还要提供材料或利用资料通过自学、思考达到理解,掌握课文的目的。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抓住重点词语“代价”提问:朝鲜人民为了帮助志愿军,都付出了哪些代价?学生经过读书、思考,作出回答,通过体会这些内容,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这一思想深深地在学生心中扎下了根。
读得再多,如果没有质的保证,也难以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要在进行读的训练时,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堂上不管那种形式的读,也不管哪一篇读,都有明确的目的,这样学生有了目的,有了重点去读,会增强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初步的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
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能从欣赏的角度进行阅读,并且具有初步的品评优美语句和理解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段的能力。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以理解为基础,是理解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试想,假如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情感、语言表达等都搞不清楚,或者理解得不准、不深,怎么能谈得上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呢?欣赏往往给学生带有个人主观认识和情感色彩。这需要联系自己的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想认识、情感体验。对于小学生来说,欣赏书面语言的能力不宜要求过高,一般从中、高年级开始培养。主要是要求他们在对课文已有所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注意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以及表达效果好的词、句、段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讨论、朗读、品评和欣赏,还可以鼓励他们把好句佳句记录下来,逐步积累并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四、让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
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的能力,他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衡量阅读能力的强弱,最主要的是看理解能力如何。可以说,假如理解能力很低,就谈不上阅读能力,学生要理解词句的能力,文章的思想内容是通过词语来表现,表达意思、情感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因此,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要正确地理解词句的本意,随着年级的升高,还要能理解某些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里的喻义、引申义、深层含义以及感情色彩。要抓住那些与文章中心有密切关系的重点词语,借助字、词典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准确理解它的意思和作用。能够通过理解词语把句子的意思读懂,对文章中能够突出中心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表达思想情感有特殊作用的句子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够抓得住,理解词语、句子的基础上,要能了解句与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只有如此才能真切地了解文章讲了哪些具体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进而抓住重点,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指能够理解一些初步的、简单的文章的表达方法,例如:怎样把内容写具体,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等。
总之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说到底,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独立阅读的能力的培养,离开阅读、思考,只能是一句空话。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主人,要在学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前提是学生自己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读不懂得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读懂的讲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全班经过讨论理解不准、不深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以做必要的讲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多次训练,进行不懈的努力。因此,不仅在阅读课上,而且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随时随地都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诲人不倦,多方诱导。
- 【发布时间】2017/3/21 6:49:04
- 【点击频次】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