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之我见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误区之我见
新疆巴州和硕县第三小学 阿地力·尼牙孜
【摘 要】 语文教学应兼顾三维目标,形式和内容相统一。
【关键词】 语文人文性;工具性;文本与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倡“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统一,大大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形式和学生呆板的学习方法,活跃了师生的思维,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融洽。但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感到时常会出现几个误区。
1、偏重人文性,弱化工具性,不能统筹兼顾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然而有些教师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却弱化了工具性。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还不够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偏离课文做许多引申和发挥,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这样长期下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将走向另一种悲哀,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基本的语言问题都不能过关。
2、以“问”代“灌”,不能有效启发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较少存在,但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产生了。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伺自答等。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回答、或不举手回答、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满堂问”的教学,仍然是一方强硬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问题时应科学提问。对课文而言,要覆盖全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四两拨千斤”之效;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不做烦琐简单的提问,提纲携领,抓住文本实质提问,课堂上就会呈现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往和对话。
3、虚假的热闹,收效甚微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课堂的各种新形式层出不穷,语文课堂上生机盎然,然而,有些热闹的课堂,却实效堪忧。一些语文教学交流课,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空洞的热闹”。我以为,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是不容忽视的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4、课堂教学中虚功不断许多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下令:“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圈,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
新课程为什么提倡将讨论引进课堂?一是讨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自主性的一个重要途径。二是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的讨论里发现新的问题,完善自己对学生的引导。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显然讨论是一种生成性资源,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性生成资源。所以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讨论,去倾听学生的发言。若课堂教学务虚,教学目标不落实,评价不确定,引导方法只求花样,那么就误解了新课程教学理念。
5、多媒体使用不当。以次充主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直观化、形象化,以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生动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不少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占用的课堂时间过长,运用方式简单,对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一定干扰。主要原因在于:多媒体迷住了学生的眼睛。而忽略了读书。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感悟、想象文本。
所以借用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 【发布时间】2017/3/21 6:52:50
- 【点击频次】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