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作者】 丁树文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黑龙江省依安县解放乡东胜小学 丁树文


  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发掘身边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教学回归自然、生活实践,这样就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轻松愉快的参与到数学探索活动中,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高效性。为了改进这种现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本人根据多年从事小学教学的经验,通过在数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深入思考,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新策略。
  一、利用熟悉的生活激发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和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变“厌学、苦学”为“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学生年级身心特点以及智力发展因素,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亲自动手操作实践、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课教学生活情境。要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激起学生学生学习探索的主观能动性,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生活化,更便捷的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上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从生活入手调动课堂气氛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将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 
  三、运用生活中的事物提出问题
  由于数学贴近实际的特性,因此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将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的问题带入课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熟练地记忆相关的知识,还能够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学生日后的健康全面发展。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运用生动活泼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知识。
  四、数学教学要多列举生活实例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们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问题加工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象与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比如276+98=?既可以妈妈买饮水机用了276元,买一件衣服用了98元,问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买衣服用了100,那还要找回2元,即276+100-2:在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到学校要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出外旅游要带多少钱才能够用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即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 
  如:在教学“千克与克”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它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如:方便面包装袋上印着70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500克等实际问题。在“比例的基本意义与性质”的教学中,我曾安排了一个小插曲:你们知道人体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头与身高的比例大约为1:7,脚长与身高的比例大约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与脚长的比例大约是1:1,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同时使同学们对“比例”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经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关注日常生活巩固数学知识
  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通过社会实践巩固提高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水平。例如,某小学要求学生在学完简单的加法减法运算之后,要求学生通过与父母在超市购物的实践活动,帮助父母算一下应找零钱,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并熟练的记忆。再比如进行面积的学习后,让学生计算家中饭桌的面积、一元硬币的面积以及电视屏幕的面积等,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在不断思考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并且通过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实现自身全面均衡的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数学走进他们的生活,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教师应注重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发现更好的教学方法,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事业做一份奉献。

  • 【发布时间】2017/3/21 16:37:39
  • 【点击频次】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