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 杰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沙田镇云龙小学 张 杰


  数学是一门充满了概念、推理、计算、证明等抽象理论的学科,小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具备充分的逻辑能力,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吃力。鉴于此,创建生活情境,有助于促进复杂的计算过程简单化、枯燥的证明过程有趣化、抽象的推理过程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里学到知识,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1、捕“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乐”
  小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基本上均与现实生活相关联,但因其年纪尚幼,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还未能把具体事物与抽象概念直接关联起来,理解能力较弱。基于此情况,教师应把“生活现象”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直接感知数学的使用氛围,激发其学习兴趣,促其更为有效地感知数学知识,让其“学有所乐”。如在讲授“圆”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城市广场图片(图片上画有圆形的花坛、圆形的石桌石椅、圆形的车轮、圆形的喷水池,等等),使学生明白生活里“圆”存在的普遍性,并且“圆”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授课时,可通过展示图片的不同方法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只是展示静态图片,就能够用以讲授认识“圆”的起点;将其制作成动态图片,能够利用“圆”滚动等特点让学生明白物体设计为圆形的缘故;等等。把“圆”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形态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开拓思路,认真学习。但教师在选择与教学相关的生活素材时,必须与学生认知程度相一致,而且一定要符合生活常识。如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与生活不符,就无法激发学生共鸣,同时还会让学生陷入困惑之中,导致学生思考偏离主题。笔者曾听过一堂关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公开课,教师设置了一个公共汽车上下车的情境,所展示的图片中,一辆公共汽车上装了整整100名乘客,当场就有学生指出了这个常识性错误,并且在课堂上将近有一半的时间都浪费在“公共汽车装载量”这一问题上,导致教学目标出现严重偏移。
  2、抓“生活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学有所思”
  因各地生活习惯的差异,小学数学教材上的教学实例并不一定与学生生活相符,所以教师要适当采用并进行有效补充,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选择与学生生活接近的“生活实例”,缩短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的差距,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使其“学有所思”。以讲授“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将课堂模拟成一个杂货店,让若干学生分别扮演杂货店营业员和顾客。“A在杂货店购买2斤雪梨,每斤1.5元钱,A递给营业员10元钱,营业员应该找给A多少钱?”,“B在杂货店买了4包饼干,每包饼干2元钱,B递给营业员10元钱,营业员应该找给B多少钱?”,等等,学生参与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生理特征和认知程度,所选择的“生活实例”为学生所熟知、所理解。例如对于图形的认知,一年级学生善于使用形象思维,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或者图片让学生生动感知图形的特征,六年级学生已开始应用抽象思维探索世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头脑里构建图形。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不同,设置生活情境的针对性自然也有所差异,依据学生特点来设置生活情境,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习质量。
  3、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
  把生活情境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有效链接生活与学习两方面内容,指导学生使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如在讲授《统计》之后,可以让学生统计班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统计班上学生喜欢开展的活动类型,统计家庭成员喜欢吃的食物,统计自己一周零用钱的收支情况,等等,让学生确实感受到统计的重要性,提高数学实践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实际来组织数学实践,尤其是要与教学重点相统一,不能光有形式而忽略实质,简单地为实践而实践,如在讲授《认识时间》后,教师安排学生课后制作1个闹钟模型,这样的实践并未抓住本堂课的重点,不仅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时间,而且教学质量不佳。所以教师布置的教学实践必须与学习重点相一致,最好能够达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4、结语
  在生活情境教学中,如果要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必须选择合适的生活素材,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现,实现内容、形式二者的有效统一:一是在情境展现形式上,动态优于静态,可以依据学生的生活认知,以角色模拟、活动实施、小组比赛等形式,把生活形态模拟出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动态化、立体化,把课文中的静态情境转变为学生参与的动态情境,让学生在情理交融里掌握新知;二是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构建生活情境,如生活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还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出课堂,带到真正的生活场景中去,让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吸引力,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是把生活情境应用于教学课堂上时,还要重视环境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适当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潜移默化地树立自身正确的道德观。总之,教师把握好将生活情境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度”,巧妙地应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 【发布时间】2017/3/21 16:38:01
  • 【点击频次】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