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自然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作者】 代海鸥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自然课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碧水小学 代海鸥


  好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听起来乐意听,学起来也容易懂,而用教师讲解时也“省时省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自然课教学中,以下几种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用语言来叙述、描绘事实,解释论证自然现象、知识,学生以听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少自然科学知识只有经过教师讲授,学生才比较容易理解。如:第七册自然《材料》一课中关于“高科技材料的发展认识”,教师可以用讲授法传授给学生一些关于高科技材料的认识、发展、合成及用途等。
  讲授法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到较多的知识;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教育。缺点是:由于是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从教师的口中获得间接经验,不能实现知识的来源挖掘;学生的动手操作无法体现,参与意识会淡化。
  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的去认识自然现象及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观察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周围做起,从日常生活开始,从小处着手,细处着眼。养成良好的观察方法及观察习惯是增强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积极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得出结论。如:第七册自然教材《爬行动物》的教学,教学在教学前,可让学生先观察自己身边的爬行动物,并进行记录、归纳、总结,就得出了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或壳,贴地爬行,用卵繁殖后代。
  观察法的优点是:贴近是生活实际亲眼所见,符合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缺点是:因观察者的不同素质,不同角度,不同的观察能力,所观察到的也不尽相同,结论只停留在表面,得不到更深层次的挖掘。
  三、实验法
  自然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自然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然现象和感性知识的原始凭据,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小学自然教材第7册《金属》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金属的性质是能传热、能导电、有延展性等。
  实验法的优点是:能得出所实验物品的实验结果,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缺点是:有些实验因条件的限制有不可操作性;有些实验带有危险性;有些实验因外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使实验现象不很明显或与原有结论相出入。
  四、讨论法
  讨论法是经过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经过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张而得出相应的结论。现在小学自然课中,课文的内容不再对每一个问题都进行阐述,这就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留下许多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解决。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及主张,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小学自然教材中的“物品在什么情况下发霉,采取什么办法可以防止金属生锈”等都可采用讨论法教学。
  讨论法的优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培养主动参与学习讨论的意识。缺点是: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受主观意识及生活实际,认识水平等的限制,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的一定局限性。
  五、实践法
  学生学习了一些自然知识,知道了一些定律,现象,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技能,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把这些知识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参加社会实践,让知识用之于社会。如生锈的预防,发霉物品的处理,温度计的使用等。
  实践法的优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到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和满足感。缺点是:教师传授的知识要尽量与学生身边的环境相联系,传授学生想急切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教学内容受到一定限制。
  六、情感陶冶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知识讲座,报刊、板报等手段来丰富学生的自然知识,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
  情感陶冶法的优点是:能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缺点是:组织的各种活动要求充分准备,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达到陶冶的目的。
  除以上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调查法、推理法等。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认识水平等情况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学校设备,周围环境,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比较,有选择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用好用活,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 【发布时间】2017/3/21 16:40:28
  • 【点击频次】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