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分析

 

【作者】 王晓丽 万永泉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于农村中小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分析


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中心学校 王晓丽 万永泉


  多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农村教师都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的确,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始终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其难就难在一个“困”字上面:一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困”——困惑,这类学生始终不能明确读书的目的,不知道为谁而学,怎样去学,学习对他来说是件艰难而困苦的事情;另一个是来自教师的“困”——困难,转化一个学困生可谓困难重重,即要转变学困生的思想观念,变厌学为爱学,又要帮其补足已经断掉的知识链条。绝非纸上谈兵,常要实实在在地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可见到成效,另外还要了解其生活,心理以及家庭等情况,为此,我结合当地情况和我的实际工作做如下的统计和分析。
  一、学困生的成因
  调查显示,导致学困生的原因很多。小学生主要来自智能低下,家庭情况复杂,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等,中学生则表现在性格,不良习惯,家庭和外界的影响,不难发现:中小学生的交集是家庭问题,家即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也是道德灵魂的工厂。在它造就了有形肌体的同时,却无形地主宰着生命意志的走向。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的情感世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的不良,习惯都有可能成为一个造就学困生的推手。所以转学困生工作可以从家庭方面寻找时机。
  下面是一组来自生活的数据:一个乡的青壮年因为生济原因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外出打工。其中的三分之二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而农村中小学校园里正好容纳了这三分之二的学仔。这些孩子的家庭超过百分之十不合谐,其中一些家庭已经父母离异,致使孩子论为单亲,孩子的情感世界遭受重创。这其中有十分之一的孩子沦为学困生,从这里不维发现家庭情况是导致学困生的诱因之一。
  另外形成学困生的原因还有学生自身因素和外来因素。
  自身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是严重的心理方面:自卑、敏感、脆弱对自己缺少自信心。对别人缺少容忍度,不爱多说话,没有合作意识,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暴力倾向。
  二是学习没有目标,生活没有方向,更谈不上志向和理想。自控能力差,经不起诱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很少与同学交流,不爱写作业久而久之,导致新旧知识接不上、脱节,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三是依赖性很强:课堂上依赖老师,写作业时依赖同学,生活上依赖父母,自己能做的事自己不做,总想借助他人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是性格怪僻,一些学生多表现为自卑,逆反、内向,敏感多疑。经常逃学逃课,不听课、搞小动作,不遵守纪律,与老师作对,与家长逆反,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发展成双困生,此类学生应早发现,早制止早转化。
  五是无良好习惯,娇生惯养型。这类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疏于管教长辈溺爱,日久天长养成了唯我独尊,好逸恶劳、怕苦,怕累、贪吃、贪玩,从来不为别人着想,稍微做不来的事就推给别人做。
  六是缺少学习动力,此类学生虽然头脑灵活但很少想学习上的事情,学习态度非常消极,他们的情感和意志飘忽不定,大脑思维不能自控,经常处于失控状态,想些与学习毫无关联的事情,他们思想活跃,好高鹜远,却从来不脚踏实地学习。
  外来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小学阶段基础差异致中学时代无力跟上只好自暴自弃,这类学生大多因为转学,异地搬迁等原因导致学业中断,知识脱节,父母又没有及时帮其补救,使之很难与同学齐头并进,于是在学习上倍感吃力,甚至自暴自弃。
  二是家庭原因导致的学困生非常多,下面提供一组真实的生活案例:
  案例一:女生高某父母离异,其父母又各自又重新组家庭,该女生只好跟随姨母生活,从小失去双亲的呵护,得不到父母和母爱,女孩显得很孤独、无耐,在亲属家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案例二:男生胡某家庭优越,尤其祖父母对其过分溺爱娇宠,一天,该男生跟随祖母去棋牌室,祖母与别人玩麻将时该生一旁观望,几圈过后其祖母站起身对该生说:孙子帮奶奶抓圈……
  案例三:男生张某经常不上学,经家访得知其父母离异,母亲出走,他跟随父亲生活父亲经常酒后打骂该生。
  案例四:男生徐某父母感情不舍,经常打架,该生曾因此离家出走。
  案例五:女生赵某家庭条件优越,但其父母因重男轻女,为要男孩生了三个女儿,该生为长女,家庭负担沉重,她除了学习还要帮父母带小妹妹……
  诸多外来因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主要原因,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成绩除了受个人的疾病,性格影响外,还要经受家庭变故,地域文化环境的差异,不当交友以及学校周围的环境影响,伴随家庭及社会问题他们的身心正在经受这些负面因素的考验,而他们稚嫩的情感世界是无法敌御这些外来因素,最终导致身心畸形发展,最终沦为学困生双差生。
  二、学困生转化的一些策略
  一是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学习内容打动学困生,让他感受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要让他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使其变被动为主动,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二是要让学困生吃小灶,多鼓励多表扬,让他们随时感受学习经他们带来的快乐,布置作业时也要想到学困生。不求数量和深度,要法度准度和的位置上,传受知识也适当适量,即要让他们吃得下,还要让他们消化得了。
  三是要难学困生面批作业,一对一指导,不漏掉一道错题。
  四是不要把学困生排在最后面,这可能会使该生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五是多与学困生沟通,帮他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
  综合所述,我们发现农村中小学的学困生比例越来越多。他们来自这个时代,来自这个社会,同时也来生活、来自家庭,他们“困”于学而师“困”于教,只有师生融洽地走到一起,才有希望从各自的困境中走出来,坚定信心,勇于实践,铸就辉煌。

  • 【发布时间】2017/3/21 16:49:47
  • 【点击频次】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