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品质的培养
浅谈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品质的培养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实验小学 韩毓平
教育的本身在于培养人,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健康地成长,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这种提高与成长必须体现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其中也包括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要使我们的学生能对自己未来事业的成功始终充满信心,敢于面对现实,不懈努力,敢于赢得合理目标的实现,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品质。人们常说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密不可分的,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导”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二者不能有机结合。所以造成学生被动学习、被动思考,既不能使学生自主发展,也与素质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下面。就在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入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以后,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和活动的主人,为此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学生必须成为受教育的主体。人们可能会说,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当然是受教育的主体,其实不然,在我们的实际教育中,有很多的老师认识到了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忽视了这一主体,这也是当前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只是把学生当做被动的受教育者,对学生进行被动的理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乃于单纯的“满堂灌”的知识教育。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发挥,忽视了学生的成长因素,也抑制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发展,久而久之,形成言行“两层皮”即理论上的爱国、守纪、和学生自身的行为脱节。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也认为自己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很好、学生情绪很高、回答问题很积极等。但深思一下就会发现,大多的活跃气氛只是体现在简单的问题和学生所处年龄段的一种本能的活泼好动上,根本不能够将学生潜能发掘出来。所以说在这种教育方法下,学生并没有成为教育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觉参与到教育与管理之中,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我校原来的值周工作一直由教师完成、学生处于被动管理之中,口吐脏话,破坏公物和打闹现象时有发生,禁而不绝。九六年以后,学校实行学生值周,每班抽出一名学生参与到值周工作之中,直接管理课间纪律、班级卫生和检查和学生的日常行为,学生自觉记录和班级的值周评比挂钩,学生工作既体现了值周管理,又体现了相互监督,使课间打闹、骂人、吃零食,乱丢杂物现象明显减少。同时学生在执行检查时非常严肃认真,也勇于制止不良现象,评比的结果也令班主任老师比较满意。
其次,学生是课堂活动与课外活动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只有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人们熟知的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在外出讲学期间可以不用其他教师代课,学生照样能完成规定的学习业务,说明他将学生的主体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才能出现这样的效果。喜欢“满堂灌”的教师和对“假启发式”(只是简单的问答式)情有独钟的教师是不会培养出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学生的,因为他们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抑制了学生的发展。
二、以课堂为中心,以活动为辅助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保证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主体,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首先实现三个转变:其一是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教学生获取知识的转变;其二是从讲解为主向启发诱导的转变;其三是从教师权威向师生平等的转变。然后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知识需求中去学习,迫切的感知心理中去参与的活动,从而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在讲对数计算时我曾引用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0.06毫米,如果将这张纸折叠32次,你知道它的厚度是多少吗?、经用乘法计算可列式子6×10-5×232(米),如果手算是很费周折的,可能要算很长时间,但如果用对数计算就很快容易算出它的厚度约是2.58×105(米),也就是25800千米,学生当时大吃一惊,一是感觉一张纸经过32次折叠竟然这样厚,二是想知道对数是否真能快速地算出这个数来,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1.课外活动应是教学过程的延续。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和创造的有利空间,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我校的生物活动小组在两位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如在动植物标本的制作上,老师指导给学生制作的基本要领,学生便积极地投入到采集和制作的实践中去,学生利用放学后和休息日自发地去野外捕捉、采集动植物标本。几年来,共制作动物标本30余件,植物标本一千余件,有些甚至是我们林区乃至内蒙的稀有物种。由于教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因此,我校学生在生物竞赛中有多人次获自治区级和管局级以上奖励。
2.加强社会实践,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其实现自我价值。跨世纪的人才应当具有跨世纪的素质,从小处说应该具有生存的本领,从大处说应该具有创造的本领。因此,让学生在校内参与学校管理,诸如值周,当校长助理、主任助理等,让他们体验到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到加强纪律、加强卫生,以及加强规范化教育的重要,他们自身的体验比之教十遍、二十遍的教诲更有用。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在休假期间进行环境、经济、生活、政治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接触社会,了解劳动人民,更能使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劳动的艰辛和父母工作的辛劳,从而对学习机会更加珍惜。
三、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发挥主体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较高的教师素质是设计课堂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留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保证。在培养学生主体品质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鼓励学生学会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取得收获。做为教师,要激励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让他们有信心,有成功的愿望,才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具体实践中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发展的环境,诸如实行民主教学、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探索,在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3.帮助学生学会活动。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把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成一些活动,再逐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和组织活动。我曾经帮化学老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在铁架台上固定两块上下平行的铁板,在下面的铁板上面将硫的粉沫撒成S形,即硫的元素符号,在铁板底部放酒精灯,在上层铁板的下方用暖瓶口的热气蒸得湿润,装置完成后点燃酒精灯加热,通过该实践既让学生认识了硫的元素符号,又掌握了硫的性质,同时又了解到了酸雨的成因,活动之后老师和学生都感兴趣,感觉只要认真想一想有很多活动能够自行设计。
4.激励学生学会发现和创新。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地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通过增加实习作业,探究性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运用所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猜想、综合和归纳,拓宽知识,发现新知和未知。
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建设人材的问题,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自我调控、自我创造、自我评价,才能使学生自主发展,最终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 【发布时间】2017/3/21 17:02:47
- 【点击频次】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