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

 

【作者】 杨 悦

【机构】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素质化


广西陆川县清湖镇水亭小学 杨 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惑。而这些困惑又多出现在课堂上。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战场,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其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因而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师生平等,突出主体。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敬老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接受教师启发,引导的同时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课堂的主人究竟是谁?从理性上谁都不怀疑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中,我们的一些教师仍然是手捧教案,(当然,这绝不是否认备课的重要性)像节目主持人那样,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40分钟看来颇热闹,其实学生无半点“自由”,相反,课上得不理想,责任还在学生“配合”得不好,怪学生“启而不发”。然而学生为主体,但主体是不能恩赐的,主体必须要有会学的本领。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将这些本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交流”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自控程序,发现交流”的教学方法。按“感知——理解——评价”将其分为“导入初读、精读、深读、总结”几个环节,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强化这些程序,使之为学生所掌握,并能运用这些程序自己进行学习,进行发现交流,教师精讲、重点点拔,释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面向全体,注重个性,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保证
  素质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的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但我们的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一种将个别当作全部的不合理现象。如:老师上课提出一个问题,请一位同学回答,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一个学生答错了,就请第二位、第三位,直至有一位学生答对了,于是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位学生答对了,就能代表全体学生答对了吗?显然不能。这是重结论、轻过程,面向少数人的表现。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如:一些学生掌握了,另一些学生还没有掌握,就会受到批评,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提出注重个性,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课堂上,既要为优生搭建舞台,也要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搭建舞台;既要让学生表现语言才能,也要让学生表现行为才能,既要让学生表现逻辑思维才能,也要让学生表现形象思维才能。灵活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给优生有提高的时间,给一般的学生有理解的时间,给有困难的学生有补缺的时间。
  三、发展能力,培养习惯,这是我们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标
  素质教育旨在发展人的能力,这是与应试教育最根本的区别。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节奏拖沓,方法繁琐,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理解这一层面,缺乏运用性的训练,对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很不利。
  首先,我认为科学实用的教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小学语文界的教学法层出不穷,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但我们不能片面,单纯地强调某一教法好,一窝蜂地拿来用,不管它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材。邓小平有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教法,或哪一种教法的某些方面,只要它能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适合我们的“生”情,就可以借用,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其次,我们在确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个观念后,就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中,保证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包括写字、造句、写文章等练习),把现在课堂教学中花在“多余的情节”分析、琐碎谈话,没有思维价值的提问等活动中的大量时间省下来,而学生懂的,教师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和容量,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能有时间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主动积极地思维,实实在在地训练,学会动手操作等。让学生有一个“读——悟——问”的学习过程,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如“质疑”,它是学生阅读能力,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反馈,也是教师教学的起点,我们不能怕学生提问没质量,“浪费”时间,又怕自己无法驾驭,就忽视学生学习的权利。相反,对学生的这种主动参与精神要加以表扬鼓励,激励其产生兴趣,逐步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养成自觉、持久、主动的学习习惯。
  四、课堂教学外的课外阅读活动,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后盾
  语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外的阅读。首先,我们要彻底摒弃那些为了成绩而进行的立竿见影式大量课业训练,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学生加以阅读指导,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提示阅读方法,教给学生制作卡片,摘录,写读后感等,逐步养成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其次,要为学生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举行各种读书活动。如:佳句佳作欣赏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书签制作演等。
  其次,创造素质化的语文教学环境。在这里,社会上的大环境姑且不说,校园里,教室内都应营造一种积极的良好的素质化的语文教学环境。我们的一些学校一到考试来临,就在校园内挂出“离考试还有XX天”的警示牌,使学生一进校门就噤苦寒蝉,不敢高声说,不敢随意行,一头扎进作业里。一些教师也要求学生确定追赶目标,订出成绩档次,写出保证,种种高压剥夺了学生阅读、交流的时间和权利。我觉得功在平时,本来我们课堂教学的成果也须经过考试来验证,只要我们平时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教学,还怕考试吗?
  最后,教师讲台上的课堂用语,在与学生交谈中的生活语言,在批改作业中的书面语言等都应规范化,有一定的文采,不能随口所欲,教师的书写更应规范。
  总之,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能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学到知识,真正提高我们的语文课堂效率,是我们当代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 【发布时间】2017/3/21 20:32:42
  • 【点击频次】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