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指导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指导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五中学 马惠玲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课堂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重要途径。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要有差异性;形式要突出多样性;练习设置要实现精练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练习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笔者作为教学第一线的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练习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与思考。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的必要性
1.练习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教育学的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应用。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了还不一定有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各种课堂与课外的练习,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独出心裁地完成练习,以便发展才能。同时,通过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练习是促进课堂双边教学活动的重要措施。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起主导作用,又受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制约,受学生学习态度、动机、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思维的参与上。既要坚信学生自身蕴藏巨大潜能,又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自我反馈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教法改革与教法指导结合起来,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促进交流与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自信心得到增强。
3.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原理认为:练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练习是技能保持的必要条件。正是因为有了练习,学习者才有可能掌握各个局部动作,并把这个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操作系统;也正是因为有了练习,学习者才避免了遗忘对已掌握的技能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作为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的练习,是由“知”转化为“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指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还应使学生明白,完成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书写、表达、运算等学习技能。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练习的要求
1.课堂练习层次要有差异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对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单项的、基本的习题,对那些典型的而又必须掌握的题目,只要求他们模仿练习;对中等生,则要求会做灵活性的题目,会做变式题;对于优等生,则注重对他们综合能力的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这样能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各有收获,从而达到全面巩固的目的。
2.课堂练习形式要突出多样性。课堂练习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性、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适当使练习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3.课堂练习设置要实现精练性。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课堂练习太多太杂,所以减轻学生负担就必须从精练设置开始。要想让学生精练有两个方法:一个办法是教师给学生精心设置练习题,另一个办法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练习题。孙金莉老师说:“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教师必须在题海中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中为学生精选出少而精的题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想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就要适当增加点负担。教师给学生设置练习题虽然花费了一些时间,却大大节省了学生的时间,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魏书生老师多年来一直研究“最佳作业量”的问题。他认为学生作业应该有个常规的量,量太小了学生不能提高学习能力;量太大了同样抑制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不利于其身心发展。
总之,数学知识的积累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必须时常加以复习巩固,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练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只学习理论而无“实弹演习”无异于“纸上谈兵”,所以,在讲授后一定要安排一些课堂练习,课后布置难易适中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练习的内容不仅要符合课标的要求,与教材知识有密切的联系,而且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过犹不及”,难度过大、数量过多都不恰当。另外,对布置的作业要定时批阅或检查,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解决。同时教育学生懂得独立完成作业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 【发布时间】2017/3/21 20:33:25
- 【点击频次】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