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段立新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沙坝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在教育教学上也不例外。因此,要跟上新时代和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就必须加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亲密接触”。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电教媒体作为教学手段现代化之一,多媒体CAI课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是广泛应用。电化教学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课堂上将那一框框有序无声的投影教材,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就会使其变为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为一句句有声有色的语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优化了学习目标,创新了教学模式,增大了教学容量,体现了学习过程,增强了学习趣味,提高了学习效率,对传统教育理论和实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中,老师指导学生识字、写字,主要靠一支笔和一块黑板,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示范。示范时,教师的身子挡住了一部分学生的视线,面对学生讲写法就不能同时写字;如同时讲和写,则老师不能对着学生。虽然辅以其它的方法,但都是静态的,不具有生动性。传统的做法显得单调和枯燥无味。没有生趣。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学生的注意力不易被吸引过来,经常是事半功倍,效果很不理想。如果我们运用FLASH制作成动画,制作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变静为动,识字、写字就能变得更生动有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媒体,便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起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网络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以及《雾凇》等描写美丽风景和奇特景观的文章,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没有亲身到景点游览过,因此在学习的时候只有通过教师的描述来体会,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很肤浅,形不成较深的印象,那就更难体会到景色的美丽,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如果我们能搜集有关这些景象和景观的图片、资料,将它们整理制作成幻灯片或者是动画,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三顾茅庐》、《天鹅的故事》等课文,如果我们把这些小故事制作成FLASH动画,便能大大增加故事色彩,增加学生的兴趣。《云雀的心愿》一文中,当教师把漫天飞舞的黄沙和泛滥的洪水的录相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时,所有的学生都被震撼了,于是,每一个学生都从内心意识到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这种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在制作课件、flash动画等方面,课文的范度,以及一些影片、录象的播放也是良好的电教手段。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它出自《水浒传》,其中对人物的刻画非常精致,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小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看过《水浒传》这部小说,或者是影片,所以在抓住细节体会人物性格的时候就很抽象。但是如果能播放影片片段,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影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体会文中的……从而来把握人物形象,就能做到音、像、文三者的共同感悟,使
  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只要我们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遵循小学生感知规律,想方设法把一个个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鲜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发智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巧妙、灵活的运用电教手段,就一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收到独特而又创新的效果,以达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 【发布时间】2017/7/6 10:28:47
  • 【点击频次】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