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
【正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这里主要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推行新课程标准、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这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形势对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教育赋予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的不确定性,给欣赏者提供了个性张扬的广阔天地,也赋予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过去我们偏爱“异口同声”,往往导致“万马齐喑”——过分强调共性,抑制了个性发展,阻碍了创新品质的养成。这种倾向作为一种定势延续下来,给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了严重障碍:教师希望学生的答案是“标准”的,学生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因而课堂上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作为艺术教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学,如何克服定势,发挥优势,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品质和求异思维的习惯、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根据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谈几点激励学生创新的做法与体会。
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见解
音乐欣赏的不确定性特别突出,尤其是器乐曲,一连串音符,哪个也没有生活的标签,欣赏中“见仁见智”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听《蓝色多瑙河》,也许有人会联想到晨曦初露的草原,有人会联想到浮光跃金的湖面,还可能有人联想到舞姿翩跹的晚会……,如果不做提示、不给出标题,中国的听众恐怕很少会把这组悠扬的圆舞曲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联系在一起。
既然这样,音乐欣赏就不必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认识,允许保留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能立即一棍子打倒。我们提问学生,用“你认为怎样?”而不是“你知道吗?”,这样更具有鼓动性。我们应该相信,对音乐的感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音乐课不结束真理”(摘自音乐新课程标准制定参与者吴斌在潍坊市音乐新课程标准培训班上的讲话,笔者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勇气。从成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成功体验的激励作用。如果教师总是居高临下评头品足,充当评判学生成败的权威,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在欣赏《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时,有的学生把慢板部分理解为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泛舟、在薄雾蒙蒙的林间散步、在芳草萋萋的山谷小憩,有的学生把快板部分理解为骏马奔驰、激烈竞争、欢歌狂舞,我们不仅肯定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而且赞扬他们想象力的丰富,从而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激励创新,应该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希望表现的时候,教师要提供机会;在他们没想表现的时候,教师应唤起他们的内心冲动。
音乐教学的时间相对紧张,统一活动多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就少了。只有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为此,就要抛弃繁文缛节,压缩教师活动、统一活动,多安排小组活动、个人活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欣赏歌曲,我们一改教师介绍、放录音、学音乐知识、作练习的老套子,只要有同学会唱的,就先让同学唱,同学不会唱的再放录音,并由欣赏向表达延伸。在各种传媒相当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的来源已不限于教材、教师,课本上的歌曲,有不少是学生会唱或听过的,这也可以看作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懂得利用。同学会唱而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的歌曲,也不妨让他们在课堂上唱一唱。唱了、听了,再让同学看看书,议论议论,费事不多,按传统要求已经“超额完成”了欣赏任务。我们没有就此满足,进一步让同学围绕单元主题在组内、班上能唱的唱、能奏的奏、能跳的跳、能画的画,也可形诸诗歌、散文,课堂搞活了,同学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课本,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和情感。
三、课堂主角,舍我其谁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
自主参与、主动探索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是“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主体不容置疑(至少是主体之一)。如果把课堂比做舞台,学生应该是主角而不能仅仅充当配角甚至观众,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最终是学生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教师权威的影响,学生已惯于做配角、做观众。缺乏主体意识便缺少主动性。要使学生真正确立主体意识,教师以平等的合作者身份面对学生,甚至主动让位、降位是十分必要的。
借鉴名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模式,我们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进行了这样一种尝试:先不做任何介绍,只提出几个简单的思考题:“整个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各部分有什么差别?你听了乐曲,联想到了那些生活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一幅简笔画、一首小诗、一个小故事、一小段舞蹈或者三言两语等等都行。”欣赏两遍后,一边小音量播放乐曲(目的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听),一边进行讨论、交流,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个小组把乐曲同电影《地道战》联系了起来:鬼子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了,未进村就遭到了迎头痛击,之后,“放鬼子进村”,战斗转入了地道;最后,民兵、区中队全线出击,把鬼子打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显然,这些同学把主题A理解为激烈的战斗,把主题B理解为巧妙周旋,这种联想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老师不由得赞叹有个性、有创造,同学们不仅形象地理解了乐曲,而且满足并进一步激发了创造欲望。这正应了一句名言:“创造必须出乎教师的预料之外”。
创新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实施新课程标准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还有待于我们在进一步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研究策略和方法。本文所谈未免粗陋,敬请专家、同行指教。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欣赏的不确定性,给欣赏者提供了个性张扬的广阔天地,也赋予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过去我们偏爱“异口同声”,往往导致“万马齐喑”——过分强调共性,抑制了个性发展,阻碍了创新品质的养成。这种倾向作为一种定势延续下来,给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造成了严重障碍:教师希望学生的答案是“标准”的,学生等待教师的“标准答案”,因而课堂上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作为艺术教育重要途径的音乐教学,如何克服定势,发挥优势,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品质和求异思维的习惯、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下面根据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探索与实践谈几点激励学生创新的做法与体会。
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见解
音乐欣赏的不确定性特别突出,尤其是器乐曲,一连串音符,哪个也没有生活的标签,欣赏中“见仁见智”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听《蓝色多瑙河》,也许有人会联想到晨曦初露的草原,有人会联想到浮光跃金的湖面,还可能有人联想到舞姿翩跹的晚会……,如果不做提示、不给出标题,中国的听众恐怕很少会把这组悠扬的圆舞曲同波光粼粼的多瑙河联系在一起。
既然这样,音乐欣赏就不必追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要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认识,允许保留不同见解,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能立即一棍子打倒。我们提问学生,用“你认为怎样?”而不是“你知道吗?”,这样更具有鼓动性。我们应该相信,对音乐的感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音乐课不结束真理”(摘自音乐新课程标准制定参与者吴斌在潍坊市音乐新课程标准培训班上的讲话,笔者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标新立异的勇气。从成功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就是成功体验的激励作用。如果教师总是居高临下评头品足,充当评判学生成败的权威,必然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在欣赏《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时,有的学生把慢板部分理解为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泛舟、在薄雾蒙蒙的林间散步、在芳草萋萋的山谷小憩,有的学生把快板部分理解为骏马奔驰、激烈竞争、欢歌狂舞,我们不仅肯定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而且赞扬他们想象力的丰富,从而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给每个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
激励创新,应该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在学生希望表现的时候,教师要提供机会;在他们没想表现的时候,教师应唤起他们的内心冲动。
音乐教学的时间相对紧张,统一活动多了,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就少了。只有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为此,就要抛弃繁文缛节,压缩教师活动、统一活动,多安排小组活动、个人活动,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欣赏歌曲,我们一改教师介绍、放录音、学音乐知识、作练习的老套子,只要有同学会唱的,就先让同学唱,同学不会唱的再放录音,并由欣赏向表达延伸。在各种传媒相当发达的当今社会,信息的来源已不限于教材、教师,课本上的歌曲,有不少是学生会唱或听过的,这也可以看作一种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懂得利用。同学会唱而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的歌曲,也不妨让他们在课堂上唱一唱。唱了、听了,再让同学看看书,议论议论,费事不多,按传统要求已经“超额完成”了欣赏任务。我们没有就此满足,进一步让同学围绕单元主题在组内、班上能唱的唱、能奏的奏、能跳的跳、能画的画,也可形诸诗歌、散文,课堂搞活了,同学们的收获远远超出了课本,不仅是知识,还有能力和情感。
三、课堂主角,舍我其谁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
自主参与、主动探索是创新的必备条件。无论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是“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主体不容置疑(至少是主体之一)。如果把课堂比做舞台,学生应该是主角而不能仅仅充当配角甚至观众,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最终是学生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教师权威的影响,学生已惯于做配角、做观众。缺乏主体意识便缺少主动性。要使学生真正确立主体意识,教师以平等的合作者身份面对学生,甚至主动让位、降位是十分必要的。
借鉴名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先进教学模式,我们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进行了这样一种尝试:先不做任何介绍,只提出几个简单的思考题:“整个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各部分有什么差别?你听了乐曲,联想到了那些生活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一下,一幅简笔画、一首小诗、一个小故事、一小段舞蹈或者三言两语等等都行。”欣赏两遍后,一边小音量播放乐曲(目的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量让学生多听),一边进行讨论、交流,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个小组把乐曲同电影《地道战》联系了起来:鬼子气势汹汹地冲过来了,未进村就遭到了迎头痛击,之后,“放鬼子进村”,战斗转入了地道;最后,民兵、区中队全线出击,把鬼子打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显然,这些同学把主题A理解为激烈的战斗,把主题B理解为巧妙周旋,这种联想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老师不由得赞叹有个性、有创造,同学们不仅形象地理解了乐曲,而且满足并进一步激发了创造欲望。这正应了一句名言:“创造必须出乎教师的预料之外”。
创新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实施新课程标准任重而道远。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特别是通过音乐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还有待于我们在进一步转变观念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研究策略和方法。本文所谈未免粗陋,敬请专家、同行指教。
- 【发布时间】2017/9/29 11:26:01
- 【点击频次】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