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要建设高中语文课程,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应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特别是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审美因素,努力实现审美化的语文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审美水平。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女士曾这样说过:“语文是美的,如果我们教了很多年的语文,却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努力让学生们走进语文,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要求: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一段是写马克思去世,教师应用低沉、缓慢而悲痛的音调来朗读和讲解;当讲到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时,则要用高亢、激动而崇敬的音调。表情或悲或喜,音调或急或缓皆因课文内容而定,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而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教师输出的一切信息都将十分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学生固有的美好情感,要循循善诱,要因势利导,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境地,让美好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审美教育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培养审美的分析应用能力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通过娓娓动听的倾诉,赞美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和朴素自然的生活作风,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工作的“真”、生命的“善”和心灵的“美”,无不为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人格所深深地折服;《感天动地窦娥冤》颂扬了集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于一身的窦娥为了婆婆而被迫认罪的悲壮行为,窦娥既忍辱负重又深明大义,她的冤屈不仅是个人的冤屈,更是封建社会整个下层妇女的不幸遭遇,通过对窦娥这个典型形象的分析,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窦娥,认识窦娥人格中最美的一面,同时让学生认清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吏的昏愦是扼杀窦娥的罪魁元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揣摩,就能了解人物的高尚品格,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应用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在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学生是游人,教师是导游。但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也是一道亮丽风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形象、声音、行为、表情、肢体等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注重审美情趣和意识的锻炼与培养,能唤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著名语文教师于漪女士曾这样说过:“语文是美的,如果我们教了很多年的语文,却从来没有让自己的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不能算是成功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努力让学生们走进语文,在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要求: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的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第一段是写马克思去世,教师应用低沉、缓慢而悲痛的音调来朗读和讲解;当讲到马克思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时,则要用高亢、激动而崇敬的音调。表情或悲或喜,音调或急或缓皆因课文内容而定,教师就是要通过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和作者的情感进行交融。而学生的情感一旦被激发,教师输出的一切信息都将十分容易地被学生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当然就会得到美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好学生固有的美好情感,要循循善诱,要因势利导,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境地,让美好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审美教育的前提是要求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
二、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吟诵李白的不朽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出现在人的脑海里的何止是黄河呢?也许是浩瀚无际的大海,也许是一泻千里的黄果树瀑布,也许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想象在人们头脑中迭现的是许多波澜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更丰富了。
三、培养审美情感及审美理解能力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有的歌咏伟大,有的歌咏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有的鞭笞好妄;有的鞭扯落后,有的鞭挞黑暗……这些丰富多采的语文内容无不寄寓了作者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去启发、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要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之幽情,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理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四、培养审美的分析应用能力
《世界上最美的坟墓》通过娓娓动听的倾诉,赞美了托尔斯泰崇高的精神和朴素自然的生活作风,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托尔斯泰工作的“真”、生命的“善”和心灵的“美”,无不为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人格所深深地折服;《感天动地窦娥冤》颂扬了集中国妇女传统美德于一身的窦娥为了婆婆而被迫认罪的悲壮行为,窦娥既忍辱负重又深明大义,她的冤屈不仅是个人的冤屈,更是封建社会整个下层妇女的不幸遭遇,通过对窦娥这个典型形象的分析,能使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窦娥,认识窦娥人格中最美的一面,同时让学生认清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吏的昏愦是扼杀窦娥的罪魁元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的揣摩,就能了解人物的高尚品格,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提高了审美能力。
当然,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应用并不是各自独立的、泾渭分明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决定在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的时候,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去进行联想和想象,以丰富审美对象中包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美的形象所展示的意义,明确美的情感所蕴含的理性。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这时愉快的审美体验也就产生了,在这种状态中,不仅学生的认知和审美能力得到发展,而且学生的人格修养也能得到完善。
在语文课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学生是游人,教师是导游。但在某种情况下教师也是一道亮丽风景,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教师既是审美的组织者又是审美的参与者。教师的形象、声音、行为、表情、肢体等既有助于教学审美活动,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二者相得益彰。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注重审美情趣和意识的锻炼与培养,能唤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这种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亟待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 【发布时间】2017/9/29 11:31:37
- 【点击频次】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