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作者】 杨文胜

【机构】 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农村实验学校石佛堡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性、实践性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形成能力,是当前我们阅读教学急需探究的问题。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根据学段目标确定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课标中根据不同的学段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是我们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依据。只有根据学段目标来确定语言文字训练点,才能保证学段目标的有效落实。
  如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提出“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作为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体会关键词、句对体现文章中心所起的作用。如: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三首4用形象准确的语言写出了“大海的颜色”、“海上风的神奇”以及“大海的静”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品味语言,体会用词的准确,体会表达的效果;从而指导学生学习表达,进行课堂小练笔。
  二、根据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确定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是围绕主题组织单元学习内容的,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着眼于整个单元,根据单元教材的特点来确定语言训练点。
  如《蜗牛》是S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山雀》、《蜗牛》、《寓言两则》,《好伙伴》和一个语文百花园。通读整组教材,可以知道本单元是以“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为主题的。本单元的习作是“我最喜欢的动物”。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先讲给同学听,然后再写下来。根据这一习作内容,把《蜗牛》这篇课文作为语言训练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观察所得,进一步了解蜗牛的“胆小”。再通过学习《山雀》了解动物的动作,叫声等。老师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表达,实现读写联动。
  三、根据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有些课文在结构上有鲜明的特点。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运用。
  如《赵州桥》一文中出现了典型的过渡句(段):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将前后内容清楚地分为并列两层。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过渡句的剖析来组织语言训练,第一步,读课文,想一想介绍了赵州桥的哪几个方面?第二步,哪一句话提示了你?(出示过渡句,)这句话有几层意思?这两层意思与上下文有什么关系?(认识过渡句)第三步,根据过渡句双向扩展。学习上文,讨论“哪里感受到赵州桥的坚固?”细读下文,讨论“哪些地方看出赵州桥的美观?”第四步,朗读全文,体会过渡句在全文中的作用。第五步,巩固练习:出示一个过渡句,让学生根据这个句子,推测上下文的意思和内容;然后再出示内容并列的两个段落,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补写一个过渡句。通过以上练习,可以充分发挥教材是“例子”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关于过渡句的知识,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达成语言的运用训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是个例子,要凭借这个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能。”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准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就能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7/9/29 11:33:09
  • 【点击频次】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