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如何创设有效学习情境
【关键词】 创设;生活情境;自主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
【正文】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小学数学是数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化学的基础。如何在学生面前铺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学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要有一个好的导入 。新课导入要做好就必须创设好情境,一个好的情境,不仅有引导的作用,还兼具激励、启发的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后面的学习新知铺垫好。那么如何创设让学生感到亲切、有趣,又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教学情境呢?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引发学生深厚的兴趣,沟通现实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我课前让学生去了解、收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在课上再创设一个民主的生活导入情境,让他们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如收集到了酒瓶、羊毛衫等物品上的百分数近二十种,并能结合具体物品初步说明百分数的含义,学生兴趣盎然。通过这样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深入理解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学生学习起来就显得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形成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学生学习载体的教学情境也应体现人文性。要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情境中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各种能力,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情感熏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让学生自己去质疑,去提出,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后面的解决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练习”时,出示:30 28 12 * / + - ( ),师:自由选择数学运算符号,编成一道你会算的数学算式。生1:30*(28+12);生2:30+28+12;生3:(30+28)*12;生4:12/(30-28);生5:30-28+12。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自主探究,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积极引导、疏导、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品质,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把知识、技能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泉”,是给学生营造学习的一种场景,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教学时,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去解决问题,并能依此举一反三,再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我们班买了10根跳绳,课间活动时想分给男生和女生,谁帮老师分一分?这时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女同学说“男女生各5根,这叫平均分”,另一名男同学起来反驳到“不行,我们男同学26人,你们女同学23人,应该我们分得多一些。”这时男女生互不相让,我看到此情景说:“有其他办法分吗?”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都想找出一个好办法来。“男女生比例不是平均的,那我们不能用平均分,可以试试其他办法呀,”我慢慢引导着。“老师,可以按比例来分么?”有同学想到办法。“按比例来分?那就是根据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了,那我们来看看到底各分多少才能合理,同学们再想想?”在板书的同时,又引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为了解决这个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仰起劲头来认真学习。
四、创设有效的游戏情境。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要牵动学生的心,不是靠单纯的“原始态”的活动情境和浅显地提出问题,这样的数学情境会一点一点地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不到提高。如果在教学中能顺应学生的天性,创设科学合理、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将数学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课中,我组织了一个“破译密码”的游戏情境,先出示“密码”表(表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相应的汉字),接着又出示一组式题:①678+298;②1235-697;③537+(363-196);④67*25*4;⑤65*12;⑥4800/15/4;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都按得数在“密码”表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写在结果之后,再把译出的“密码”按式题的先后顺序连起来读一读,看是一句什么话。谁译得既对又快,谁就获得“侦破能手”的称号。一个原本单调乏味的做题活动,因为融入游戏因素,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巩固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想学生积极学习,对数学有兴趣,就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始做好文章,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知识,只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我们的教学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智慧。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到情境的价值取向,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情境的创设,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升智慧。让有效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挥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张淑凤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魏红
[3]《问题情境与有效探究》钱新建、夏冬芸
作者简介:陈连清,女,1970年10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2006年12月获小学高级教师。
一、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例子作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引发学生深厚的兴趣,沟通现实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年龄特点,趣化教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我课前让学生去了解、收集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在课上再创设一个民主的生活导入情境,让他们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如收集到了酒瓶、羊毛衫等物品上的百分数近二十种,并能结合具体物品初步说明百分数的含义,学生兴趣盎然。通过这样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深入理解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学生学习起来就显得轻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情境。
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动性,形成主体意识。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学生学习载体的教学情境也应体现人文性。要能让每一位学生在具有人文性的教学情境中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发展各种能力,接受思想的洗礼和情感熏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让学生自己去质疑,去提出,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后面的解决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练习”时,出示:30 28 12 * / + - ( ),师:自由选择数学运算符号,编成一道你会算的数学算式。生1:30*(28+12);生2:30+28+12;生3:(30+28)*12;生4:12/(30-28);生5:30-28+12。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自主探究,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积极引导、疏导、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总结,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品质,让学生能够主动质疑,发表与教师不同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把知识、技能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泉”,是给学生营造学习的一种场景,是为了引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在教学时,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去解决问题,并能依此举一反三,再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节课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我们班买了10根跳绳,课间活动时想分给男生和女生,谁帮老师分一分?这时学生纷纷举手,一位女同学说“男女生各5根,这叫平均分”,另一名男同学起来反驳到“不行,我们男同学26人,你们女同学23人,应该我们分得多一些。”这时男女生互不相让,我看到此情景说:“有其他办法分吗?”大家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都想找出一个好办法来。“男女生比例不是平均的,那我们不能用平均分,可以试试其他办法呀,”我慢慢引导着。“老师,可以按比例来分么?”有同学想到办法。“按比例来分?那就是根据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了,那我们来看看到底各分多少才能合理,同学们再想想?”在板书的同时,又引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为了解决这个可能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仰起劲头来认真学习。
四、创设有效的游戏情境。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要牵动学生的心,不是靠单纯的“原始态”的活动情境和浅显地提出问题,这样的数学情境会一点一点地丧失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不到提高。如果在教学中能顺应学生的天性,创设科学合理、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将数学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课中,我组织了一个“破译密码”的游戏情境,先出示“密码”表(表中每个数字代表一个相应的汉字),接着又出示一组式题:①678+298;②1235-697;③537+(363-196);④67*25*4;⑤65*12;⑥4800/15/4;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都按得数在“密码”表中找出相应的汉字,写在结果之后,再把译出的“密码”按式题的先后顺序连起来读一读,看是一句什么话。谁译得既对又快,谁就获得“侦破能手”的称号。一个原本单调乏味的做题活动,因为融入游戏因素,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巩固知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要想学生积极学习,对数学有兴趣,就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开始做好文章,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知识,只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我们的教学不光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智慧。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到情境的价值取向,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去考虑情境的创设,依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发生、发展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提升智慧。让有效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发挥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张淑凤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魏红
[3]《问题情境与有效探究》钱新建、夏冬芸
作者简介:陈连清,女,1970年10出生,1992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2006年12月获小学高级教师。
- 【发布时间】2017/9/29 11:48:18
- 【点击频次】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