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开启幼儿良好口语表达的金钥匙
【关键词】 幼儿教师;口语;规范性; 准确性;趣味性 ;
【正文】21世纪,我国幼儿教育事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条文的颁布,都旨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目标上,幼儿园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实施者——幼儿教师就应具备高素质,不仅要有新观念,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还要有全面扎实过硬的教学技能,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优秀的教师,掌握了教学语言艺术,嘴上功夫深,说起话来“得心应口”,口语运用自如,传授各种知识,发展幼儿思维、智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效果都很好。我们幼儿教师,工作的对象是0-6岁的幼儿,口头的语言的运用要适合幼儿的特点。概括地说,幼儿教师的口语具有六性:规范性、准确性、趣味性、反馈性、教育性和艺术性。
一、规范性。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口语要合符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把话说通。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自1995年起全国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以来,茂县教育局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并按测试成绩颁发了普通话等级证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音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听学说普通话。所以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普通话,必须说好。说好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声调及其拼合必须合符《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标准,做好语音示范。如两岁左右的幼儿由于发音器官不成熟,常常会把“g”音发成“d”把哥哥说成“多多”这就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做好语音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的发音方法,再就行发音练习。
教师语言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学习语言这块白纸上增涂上怎样的颜彩。教师说话咬字吐词不准,幼儿照着念就会读错字;教师说话有语病,幼儿也会学着说,天长日久,也会形成带口头禅的不良习惯。所以,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为人师表”把话说通。
二、准确性。就是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说话要做到一不走样,二不凌乱啰嗦,合起来就是把话说对。幼儿教师说话不走样,要考虑到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表达的内容要确切,贴近幼儿生活和直接经验。如大班故事《小马过河》中“蹚”字的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解释是:“在水里走”。这就结合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生活中幼儿玩水的经验,不仅确切地概括、归纳了新词的含义,又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话多半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表述出幼儿表达不完整或错误的内容。避免直接纠正,重复幼儿说过的话,而引起错误模仿和强化。
三、趣味性。在幼儿眼里,星星是会眨眼的,树叶也会沙沙的歌唱。幼儿的世界比成人的这个所谓客观世界要丰富得多、广阔的多、有趣的多。这就使他们的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会显示出一个特殊、显著的特点――趣味性。幼儿教师口语趣味性不是指说话混淆不清,与它的准确性自相矛盾。而是指教师说的话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规范的、科学的,所表达的内容更具有诗意、童话色彩和趣味性的特点。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幼儿谈话中说:“早晨,太阳公公驾着马车从东边出发,绕着地球边走边看……;走到西边时,天晚了。太阳公公看到……”。仔细一听,小学生也会指出其中“太阳绕地球转”的科学小常识是不对的。那么是教师说错话了?答案正相反。在幼儿看来,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太阳确实是绕地球转的。教师的谈话不仅准确地表述出了幼儿在现阶段的认知规律,还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教育精神,把幼儿当幼儿看,给予尊重和支持。充分发挥了一个教育者的智慧,运用语音的趣味性,把这个“错疑”的科学常识进行拟人化,在赋予童话色彩美妙动听的同时,也为幼儿插上幻想的翅膀。如说这是个“错误”,也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美丽的错误”。所以说,幼儿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应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内容上的丰富。由于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说趣味性语言在教师的口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反馈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中。教师通过语言把信息传给幼儿,必然引起幼儿的反应。通过对幼儿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哭一笑的观察,教师把收到的信息做出适当处理,再传送出新信息,必将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信息转递,这个过程,我们借用医学上的一个术语“反馈”来概括,把它称呼为教学上的反馈。由于教学上存在反馈现象,所以教师的口语具有反馈性。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很难保持持久;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时,有着丰富的知识底蕴固然重要,还必须发挥好口语反馈性“快”的特点,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迅速、简明、清楚地组织语言,抓回幼儿的注意力。例:在户外体育课上飞来一只蝴蝶,引得做游戏的幼儿手舞足蹈起来,一边喧闹着“蝴蝶:蝴蝶”,有的还去追逐。此时教师如横加制止说:“别吵,好好做游戏”只会落个自讨没趣的结果。如换一种方式说:“这蝴蝶真漂亮!你们知道它飞来飞去干什么呀?它是来找朋友的,谁的游戏做得好,谁就是蝴蝶的好朋友”。幼儿见老师和他们一样喜欢蝴蝶,心里很高兴,自然就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这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回到做游戏上。教师口语反馈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教学活动连贯、顺利的完成。
幼儿文学家郑光中先生曾说过:语言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有某种思想感情作为内核,要不跟锉锯子发出的声音没有什么区别。幼儿教师口语之所以能感染人,给人以美的感受,还在于能把温情的母爱溶入到她们的职业道德中。当他们把对幼儿的关爱、理解、劝诱等内容溢于言表时,口语会显得情真意切,才能引起幼儿强烈、持久的内心体验,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今天我们提到幼儿教师语言表达的六种特点,就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同时成为我们了解幼儿,开启幼儿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中国儿育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朱智贤主编
[3]吕琴,《浅谈谈幼儿教师巧用语言教育的魅力》,《考试周刊》2014.
一、规范性。是指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所运用的口语要合符现代汉语规范的标准和要求,把话说通。现代汉语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自1995年起全国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以来,茂县教育局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和中小学教师一起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并按测试成绩颁发了普通话等级证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普通话的语音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听学说普通话。所以作为法定教学语言的普通话,必须说好。说好普通话,在语音方面,声母、韵母的发音、声调及其拼合必须合符《汉语拼音方案》所规定的标准,做好语音示范。如两岁左右的幼儿由于发音器官不成熟,常常会把“g”音发成“d”把哥哥说成“多多”这就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做好语音示范,教给幼儿正确的发音方法,再就行发音练习。
教师语言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学习语言这块白纸上增涂上怎样的颜彩。教师说话咬字吐词不准,幼儿照着念就会读错字;教师说话有语病,幼儿也会学着说,天长日久,也会形成带口头禅的不良习惯。所以,幼儿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为人师表”把话说通。
二、准确性。就是要求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说话要做到一不走样,二不凌乱啰嗦,合起来就是把话说对。幼儿教师说话不走样,要考虑到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表达的内容要确切,贴近幼儿生活和直接经验。如大班故事《小马过河》中“蹚”字的学习,有经验的教师解释是:“在水里走”。这就结合了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生活中幼儿玩水的经验,不仅确切地概括、归纳了新词的含义,又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的话多半是不完整的。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表述出幼儿表达不完整或错误的内容。避免直接纠正,重复幼儿说过的话,而引起错误模仿和强化。
三、趣味性。在幼儿眼里,星星是会眨眼的,树叶也会沙沙的歌唱。幼儿的世界比成人的这个所谓客观世界要丰富得多、广阔的多、有趣的多。这就使他们的教师在使用教学语言时,会显示出一个特殊、显著的特点――趣味性。幼儿教师口语趣味性不是指说话混淆不清,与它的准确性自相矛盾。而是指教师说的话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不一定都是正确的、规范的、科学的,所表达的内容更具有诗意、童话色彩和趣味性的特点。如有位教师在引导幼儿谈话中说:“早晨,太阳公公驾着马车从东边出发,绕着地球边走边看……;走到西边时,天晚了。太阳公公看到……”。仔细一听,小学生也会指出其中“太阳绕地球转”的科学小常识是不对的。那么是教师说错话了?答案正相反。在幼儿看来,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太阳确实是绕地球转的。教师的谈话不仅准确地表述出了幼儿在现阶段的认知规律,还体现出一种自然主义教育精神,把幼儿当幼儿看,给予尊重和支持。充分发挥了一个教育者的智慧,运用语音的趣味性,把这个“错疑”的科学常识进行拟人化,在赋予童话色彩美妙动听的同时,也为幼儿插上幻想的翅膀。如说这是个“错误”,也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美丽的错误”。所以说,幼儿教师语言的趣味性应是语言准确性的一种内容上的丰富。由于幼儿的认知特点,可以说趣味性语言在教师的口语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反馈性。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和幼儿双边活动处于错综复杂的状态中。教师通过语言把信息传给幼儿,必然引起幼儿的反应。通过对幼儿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哭一笑的观察,教师把收到的信息做出适当处理,再传送出新信息,必将又会引起新一轮的信息转递,这个过程,我们借用医学上的一个术语“反馈”来概括,把它称呼为教学上的反馈。由于教学上存在反馈现象,所以教师的口语具有反馈性。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很难保持持久;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教师在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时,有着丰富的知识底蕴固然重要,还必须发挥好口语反馈性“快”的特点,利用幼儿的兴趣点,迅速、简明、清楚地组织语言,抓回幼儿的注意力。例:在户外体育课上飞来一只蝴蝶,引得做游戏的幼儿手舞足蹈起来,一边喧闹着“蝴蝶:蝴蝶”,有的还去追逐。此时教师如横加制止说:“别吵,好好做游戏”只会落个自讨没趣的结果。如换一种方式说:“这蝴蝶真漂亮!你们知道它飞来飞去干什么呀?它是来找朋友的,谁的游戏做得好,谁就是蝴蝶的好朋友”。幼儿见老师和他们一样喜欢蝴蝶,心里很高兴,自然就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这样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回到做游戏上。教师口语反馈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保证了教学活动连贯、顺利的完成。
幼儿文学家郑光中先生曾说过:语言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有某种思想感情作为内核,要不跟锉锯子发出的声音没有什么区别。幼儿教师口语之所以能感染人,给人以美的感受,还在于能把温情的母爱溶入到她们的职业道德中。当他们把对幼儿的关爱、理解、劝诱等内容溢于言表时,口语会显得情真意切,才能引起幼儿强烈、持久的内心体验,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今天我们提到幼儿教师语言表达的六种特点,就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同时成为我们了解幼儿,开启幼儿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纲要》
[2]《中国儿育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朱智贤主编
[3]吕琴,《浅谈谈幼儿教师巧用语言教育的魅力》,《考试周刊》2014.
- 【发布时间】2017/9/29 12:09:05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