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例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

 

【作者】 李 丰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什么是务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务实是课堂教学的手段。 
  一、初读感知,读通文本 
  如教学《詹天佑》时,我就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次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掌握不懂的词语的意思(查字典、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把课文读通、读顺,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教师在学生充分自读以后,先让学生质疑: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根据学生提出的情况,师生共同解释。然后出示课文的生字词,指名读,对学生读错的字词相机纠正。接着,出示带有生词的句子或课文中难读的句子,通过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通读顺这些句子。在此基础上,学生串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读得不好的地方,再次练读,直到读顺为止。最后,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时,学生不难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莫泊桑三次拜福楼拜为师,得到了福楼拜悉心指导的事。 
  通过以上初读,学生真正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脉络,为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形象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品读感悟,读懂文本 
  学生初读课文,只是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对文本表达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理解还比较肤浅。而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感受文本表达的意境,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并读懂文本中的重点,读破文本的难点。也许,学生在初读文本之后,可能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如果逐一解决,耗时费力,不能实现简约高效的目的。这时教师要能善于归纳学生的问题,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要抓住课文的核心问题,指导学生紧扣文中关键语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通过互动探究等形式理解文章的重点,使学生既感悟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表面内容,更感悟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 
  如教学《詹天佑》时,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莫泊桑为什么要接受任务?他是怎样做的?我就抓住核心问题,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等词句感悟人物形象。大组交流时学生就直接抓住关键语句进行了交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在学生精读感悟的情况下,还及时让学生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如莫泊桑的谦虚好学、福楼拜的循循善诱等,既训练了学生的良好语感,又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使学生真正读懂了文本。
  三、迁移应用,读活文本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在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再次阅读课文,想想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刻画人物特点。你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学生很快总结出: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特点;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与众不同之处写出事物的特点;勤于观察、用心揣摩、不断积累是提高习作水平的必经之路等。此时,我就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习作方法刻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人或景。 
  四、根据自身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我们坚信:如果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能积极引领学生遵循读通文本—读懂文本—读活文本的规律,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实现真正的简约、高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张志公都曾极力呼吁: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课文中规范的语言,通过模仿或创造性地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或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得到提升。如果说通过精读感悟,学生已走进文中,能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为了“让学生真正习得语言”,我认为还需读“活”文本。即让学生再读文本,习得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使其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 【发布时间】2017/9/29 13:07:00
  • 【点击频次】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