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在学生心中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
【关键词】 ;
【正文】 最初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要是将数学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那枯燥的课堂不就生动多了吗?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刚入学儿童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下面我就“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谈一点体会。
一、在生活中找数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二、创设学习氛围
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三、合理、科学分组
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男女比例、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若干小组,每小组4人。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这样方便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差,所以是在老师参与、小组民主推荐的情况下,选出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组长不仅带领本组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是本组的第一责任人,协助教师管理本组的一切事物。
四、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青岛版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五、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我带领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超市理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六、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新知识的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按个体差异分4~6人组进行合作学习,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接受更广泛的信息。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较多的分析、讨论、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分析推理上相互促进,协作创新。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总之,几个月下来,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高了,并且他们的独立性、互动性、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几个特聪明的小男生和我讲话都是谈“生活中的数学”。往往一个问题出现多种答案,这都是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的结果。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只有沟通现实生活与所学数学的联系,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趣的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喜悦的心情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问题,从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一、在生活中找数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二、创设学习氛围
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小猫钓鱼》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猫家四兄弟的不同神态,再让学生戴上小猫的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三、合理、科学分组
首先根据班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男女比例、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若干小组,每小组4人。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组成,这样方便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
因为是一年级学生,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差,所以是在老师参与、小组民主推荐的情况下,选出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组长不仅带领本组的同学进行合作学习,而且是本组的第一责任人,协助教师管理本组的一切事物。
四、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青岛版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五、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
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分类》课以后,我带领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的东西,叫学生扮演“超市理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归类,这样,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
六、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在新知识的探索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按个体差异分4~6人组进行合作学习,变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接受更广泛的信息。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给学生较多的分析、讨论、探究的时间,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分析推理上相互促进,协作创新。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创新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是一种主动探索的精神,是一种推陈出新的能力,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
总之,几个月下来,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高了,并且他们的独立性、互动性、创造性也得到了提高。几个特聪明的小男生和我讲话都是谈“生活中的数学”。往往一个问题出现多种答案,这都是孩子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的结果。让孩子真正体会到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只有沟通现实生活与所学数学的联系,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才能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学习有用的、有价值的、有趣的数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带着喜悦的心情去探索自己未知的问题,从而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 【发布时间】2017/11/1 9:02:28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