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教学;逻辑思维;培养方案;
【正文】小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基本常识也有所欠缺,所以小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时会遇到各种阻碍。然而,不同学科的教学有着各自的特点,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程的自身特点加以利用,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去完善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较为宽泛,浅层的理解为核心素养就是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展开教学,深层的理解是以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基本方法为核心,进行辅助教学。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会过于繁重,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而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知识,如思考方式的教学,人品塑造等等。在众多内在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为困难。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或者是作文教学时,就会提到关于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注意在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时不能完全采用普通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态和发挥水平,掌握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薄弱的项目加强训练。
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活跃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不会过于紧张,然后教师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提供文章的基本框架,整理好文章的行文脉络,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有着细致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在学习一项教学内容之前,列出一些基本的题目,这里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学习文言文《滥竽充数》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提出这些问题“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在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文章有了基本掌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文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将串联整篇文章始末的情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也是对学生进行暗示,让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之下,沿着文章脉络进行阅读。学生将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之后,这篇寓言故事的基本内容也就掌握了,剩下的教学内容只是陌生字词和重要语句的学习和积累了。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对待某种题材的文章时应该采取的阅读方式和技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逻辑能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以此为例,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学习。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指导。然而,学生自己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大多数学生都会畏惧教师的威严,有问题时不敢向教师进行请教,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分组。比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便于数学题目的交流,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便于任务的分工等等。分完小组后,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讨论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学。比如在学习数学的空间几何时,教师可以分给每个小组一些小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摆,画出各种视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并且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不断的磨合改进,慢慢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可以扩展彼此的思考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师在面对种种困难时,应该积极思考,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之中慢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教师应该打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些提问环节,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本章节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柏.网络平台学知识,逻辑思维微课出——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206.[2017-10-10].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7.04.188
[2]虞人宝.浅析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19.[2017-10-10].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内在潜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不会过于繁重,在学生接受范围之内,而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知识,如思考方式的教学,人品塑造等等。在众多内在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为困难。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打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这门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或者是作文教学时,就会提到关于逻辑思维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注意在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时不能完全采用普通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态和发挥水平,掌握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针对学生薄弱的项目加强训练。
比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活跃课堂氛围,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放松,不会过于紧张,然后教师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向学生提供文章的基本框架,整理好文章的行文脉络,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对阅读的文章有着细致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在学习一项教学内容之前,列出一些基本的题目,这里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学习文言文《滥竽充数》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在学生正式学习之前提出这些问题“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在什么地点干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等。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文章有了基本掌握。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文章,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将串联整篇文章始末的情节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也是对学生进行暗示,让学生在教师的暗示之下,沿着文章脉络进行阅读。学生将所有问题都解决完之后,这篇寓言故事的基本内容也就掌握了,剩下的教学内容只是陌生字词和重要语句的学习和积累了。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学会对待某种题材的文章时应该采取的阅读方式和技巧,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逻辑能力,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以此为例,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学习。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需要教师耐心地进行指导。然而,学生自己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安排,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学习习惯。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大多数学生都会畏惧教师的威严,有问题时不敢向教师进行请教,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学习小组,不同的学科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分组。比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六人一组,便于数学题目的交流,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便于任务的分工等等。分完小组后,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布置一些讨论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学。比如在学习数学的空间几何时,教师可以分给每个小组一些小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摆,画出各种视图。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并且提出不同的观点,进行不断的磨合改进,慢慢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可以扩展彼此的思考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师在面对种种困难时,应该积极思考,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潜移默化之中慢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首先教师应该打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其次,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些提问环节,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入本章节的学习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伟柏.网络平台学知识,逻辑思维微课出——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4):206.[2017-10-10].DOI:10.16071/j.cnki.cn51-1650/g4.2017.04.188
[2]虞人宝.浅析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19.[2017-10-10].
- 【发布时间】2017/11/1 9:27:00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