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师范生教育实习环境优化研究

 

【作者】 钟庆华

【机构】 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 师范生是教育实习的主体,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的教育品质、教学行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教育实习环境包括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认识实习环境的教育价值,并积极营造优良的实习环境,是提高教育实习课程质量的前提。

【关键词】 教育实习;教育实习环境;优化;研究;
【正文】一、教育实习及环境概念分析
  (一)教育实习的概念分析
  教育实践活动从古至今受到许多教育者的重视,古代的教育家非常的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主张教育笃行,他们的这种教育思想随处可见,如原始社会的“劳教合一”说,春秋战国时期的“行为本”说,宋代的“知先行”说,明朝的“知行合一”说,清代的“格物致知”说等等[1]。这些观点都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实践的。教育实习得以正式明文规定的,是在1902年和1904年,清政府规定:京师大学堂第四学年实习,第五学年“教育演习”。 1987年,中国最早的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正式成立,它就是盛宣怀创立的海洋公学师范院,与之应运而生的出现了近代师范教育实习。
  总结古今我国的教育家对教育实习的理论研究成果,教育实习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教育实习是指一切在教育实习单位开展的实践活动,如包括教育观摩、课程见习、毕业前的总实习、顶岗实习等等,还包括入职前的岗前培训;狭义的教育实习是指职前教育阶段,在校生到中小学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是职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活动的进行仅限于高师院校师范生毕业前的阶段。本文笔者主要研究狭义的教育实习活动。
  (二)教育实习环境的概念分析
  教育实习环境就是指:师范生在职前教育阶段,开展教育实习活动时对其具体行为活动造成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具体包括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师范生在实习中,实习学校和班级构成了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2];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实习中学的指导教师和中学生构成了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教育实习的的政策法规,实习手册等,构成了教育实习的制度环境。
  二、教育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育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教育实习的制度环境三个方面,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认识教育实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对于我们开展教育实习活动与组织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3]
  (一)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中,认为“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环境,是我们研究学校组织的根本意义之一,这种环境不同于一般环境的特点在于,学校是一种组织环境,而且是一种根据培养人的目的而建构起来的组织环境。”[4]具体的说,实习学校的物质形态的文化包括学校建筑规模、自然环境,校园雕塑,学校标志;学校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而制定的各种条例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和自然形成的行为惯例构成了实习学校的制度文化;实习学校的观念文化主要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发展和改造中形成的传统和风气,学校的观念文化是最能够体现一所学校的个性特点所在的,这三个部分对学校的发展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者缺一不可。
  (二) 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
  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活动是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中进行的,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与指导教育实习有关的各种主体和接受教育实习的实习客体,具体的说,就是高师院校派出的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中学的指导教师,实习的直接对象(中小学生)。
  1.高校实习指导教师。高师院校的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进行实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1)让实习生了解并熟悉实体环境,具体的内容包括,实习学校的选择与确定,实习生的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选择与确定,选择什么样的班级进行实习等;(2)指导实习生掌握最基本的备课指导,微格培训指导,试讲指导;(3)对实习生的健康和生活进行关心。
  2.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习生的实习活动是一个学生转变为老师的过度实践过程,它是师范生在高校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也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实习生要成为一名教师就必须接受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是指实习生实习班级的原任学科教师和班主任。
  3.教育实习的客体(中小学生)。学生是构成学习的主体,中小学生是中小学的学习主体,学习是中小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他是教育工作的基本要素。对于实习生来说,中小学生就构成了他进行实习活动的不可缺少的客体,成为了实习活动的参与者,从而使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活动得以完成。
  三、教育实习环境的现状及不足
  师范实习生是教师的雏形,教师的品质,教育教学行为,技能等各方面大都是在其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实习生的各种实习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完成的,实习环境对实习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一)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现状及不足
  当前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我国的学校的数量虽然增加了,许多高校虽然在选择实习学校时有了明文的规定,但是,当他们在真正实施时却对这些规定不够重视,加之现在的中小学发展参差不齐,这些不同程度的不足都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活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其次,虽然许多高校采取了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但是,部分高师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对教育实习基地的各个环节的建设都是不到位的。这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所选择的实习基地的环境质量偏低,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缺乏,比如没有能力提供学生进行实习所需的宿舍,进行教学实践时所需的教学设备等方面。
  (二)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现状及不足 
  实习生、指导教师和相关教育实习的管理人员组成了教育实习这一活动,这一活动是在一个动态系统中完成的,在这一活动中,实习学生构成了教育实习的当然主体,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相关管理人员构成了这一活动的管理主体,对实习生的实习活动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他是教育实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环境体,是实习生实习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6]
  1.高校实习指导教师的现状及不足。 从访问可以了解到, 当前,在教育实习活动中,高校指导教师在实习生实习活动过程中,完成得比较好的主要表现在帮助调解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培养学生的教育技能需要有教育理论做铺垫,高校指导教师是学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启蒙老师,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成为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教育技能的思想基础。但是,在高校的教育实习的指导活动中,高校指导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却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1)高校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缺少交流与沟通;(2)缺少对实习生的教育调查研究的引导;(3)许多高校指导教师只负责带队,缺少对实习生的指导。(这里所说的“指导”包括指导实习生听课观摩,指导备课,教学设计,课后教学反思,指导完成实习总结报告)
  2.实习中学指导教师的现状及不足。实习中学指导教师在指导实习生时,表现好的体现在,(1)真正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2)指导上侧重于教育教学技能上的指导。当前,实习中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引导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有(1)很多的中学指导教师在进行指导时都只是为了配合学校安排,不够重视,抱有“一切顺其自然”的不负责心里,对实习生认真负责有待提高;;(2)指导活动存在形式化。多是以“提供教学示范”“现场教学与随机指导”为主,而对实习生提供教学反馈意见的少之又少;[7](3)缺少与实习生的交流与沟通。
  3.教育实习客体的现状及不足。现在很多的实习生在实习时,由于实习客体的不配合,实习生与实习客体的这种配合方式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这大大戳伤实习生的从教信念。就如同上面访问反映的一样,中学生对实习生的不尊重与不配合实习生的教学安排等。
  四、优化教育实习环境
  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组织环境和制度环境构成了教育实习环境,优化教育实习环境是教育实习改革的重要体现。对教育实习环境的优化,应当把它看作重大的、根本的改革部分,而不应该只是表面的修修补补。
  (一)优化教育实习的实体环境
  学校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场所,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机构,是国家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国家的教育要发展,要做的是建设一个合理的学校,合理学校的建设,自然离不开学校的环境建设,这里所说的“学校环境的建设”不仅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方面的建设,还包括制度环境方面的建设和观念环境方面的建设。
  (二)优化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
  前面文段我们已经谈到,教育实习的组织环境包括高校指导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和实习客体(中小学生),三者是一个统一整体,加强三者的建设,可以使教育实习活动更好的得以完成。
  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对于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可以从多方面,采取多种手段得以实现。就评价层次来说,一方面从指导行为来进行评价,主要是根据实习生实习收获的行为能力方面发生的变化程度来判断实习生的实习成效和指导教师的工作指导价值,具体的说,就是通过实习生结束实习时的讲课、说课的效果来评价的。另一方面,从指导素质来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实习生实现的教师品质来进行评价的。
  综上所述,优化教育实习的制度环境,有助于实习活动的组织落实的统一性与系统性,促使实习活动在统一的、系统的环境中完成。有助于高师院校、实习学校和实习生对实习活动的完成达到一种基本的认同。
  参考文献:
  [1] 徐小红.我国教育实习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1):124.
  [2] 李伟.我国高等教育实习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库),2003(2):18.
  [3] 刘彩霞.高师教育实习环境的构成因素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23.
  [4]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92.
  [5] 李斌.对高校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J].江苏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2010:114.
  [6] 刘晓燕.影响高师教育实习质量原因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期刊论文库),2009(6)
  [7] 陈霖.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基地质量保证研究[J].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33.
  • 【发布时间】2017/11/1 10:43:06
  • 【点击频次】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