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古诗教学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古诗词在我国源远流长,在现代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古诗的特点在于运用简练的文字来叙述优美的场景,表达意味深长的情感。人们在欣赏这种文学艺术的同时,不但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还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虽然古诗词魅力非凡,但是它毕竟是古代的产物,不管是用词还是构句都与现代有很大的差距,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古诗词的魅力
一、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学古诗,应多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想象去感受、领悟诗人的感情,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我用视频影片来展示千山层峦叠嶂、万径蜿蜒纵横的远景、近景图,让学生去体味一个意境苍茫辽阔而荒寒冷漠的人物活动环境,领悟简洁凝练的诗句中所包蕴的社会悲凉与朦胧清淡的画境的高度统一,让学生欣赏国画的传统美,增进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多层面理解。
三、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教师教学古诗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病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古今不同的词义上,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的就会提出“可怜”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值得同情、怜爱”呀,这样一发出疑问就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这样和“露似珍珠月似弓”就联系不起来了呀,这显然是不对的吧!这个时候我用投影仪出示初秋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草地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的优美的画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月光下的露珠是那样的晶莹透亮,犹如一颗颗可爱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芒,便恍然大悟——“可怜”在这边所表示的很明显不是现在所通用的“值得可怜、怜爱”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他们对这首诗的诗意也就随着“疑难词”的理解而领略了大半了。在古诗文的教学中,突破疑难,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
四、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五、采用导语铺陈的方法引导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对话。
在执教《题临安邸》一诗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发自肺腑:“曾经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些只会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会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酒囊饭袋们!”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教师又提示:“你们忧虑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担忧。紧接着,教师再提示:“想到临死还牵挂国家统一的陆游,想到‘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民们,你们憎恨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学生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概,他们瞪大眼睛,紧握拳头,犹如爱国的诗人林升,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概、憎恨。在这扣人心弦的“三问”中,学生每一次的激情朗读,层层深入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一、反复诵读,引领学生深刻体会古诗文的内涵。
诵读是小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主要方法,也是理解古诗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于时代久远,古诗文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语言障碍。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以教师串讲为主,变为以学生诵读为主,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吟咏诗文,逐步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在琅琅上口、优美动听地朗读中初步领略古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让学生产生听觉上的愉悦感、美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诗歌作为抒写心灵的艺术,要靠心灵去体悟。教师将学生引入古诗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教学古诗,应多运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通过想象去感受、领悟诗人的感情,开阔学生课堂学习的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两句,我用视频影片来展示千山层峦叠嶂、万径蜿蜒纵横的远景、近景图,让学生去体味一个意境苍茫辽阔而荒寒冷漠的人物活动环境,领悟简洁凝练的诗句中所包蕴的社会悲凉与朦胧清淡的画境的高度统一,让学生欣赏国画的传统美,增进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多层面理解。
三、品词析句,体味诗情。
教师教学古诗不要过多地讲解,一味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应当鼓励学生多点个性化的理解,把握中心,体味诗情。如学习陆游的《示儿》,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就是诗眼。陆游悲的是什么?透过一个“悲”字,你又能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课前资料的搜集,明白了陆游悲的是祖国还没有统一。透过“悲”字,我们仿佛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病卧在床上,双手紧紧地握住儿子的手,告诉儿子,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收复失地了,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失地的消息告诉他。这“悲”中有遗憾、有悲伤、有痛心,这是多么悲壮的一幕,这是多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把主要的精力花在古今不同的词义上,如《暮江吟》中的“可怜九月初三夜”,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有的就会提出“可怜”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值得同情、怜爱”呀,这样一发出疑问就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这样和“露似珍珠月似弓”就联系不起来了呀,这显然是不对的吧!这个时候我用投影仪出示初秋的夜晚,淡淡的月光下草地上布满了晶莹的露珠的优美的画面,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月光下的露珠是那样的晶莹透亮,犹如一颗颗可爱的珍珠发出迷人的光芒,便恍然大悟——“可怜”在这边所表示的很明显不是现在所通用的“值得可怜、怜爱”的意思,而是“可爱”的意思,他们对这首诗的诗意也就随着“疑难词”的理解而领略了大半了。在古诗文的教学中,突破疑难,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诗人的感情和用词之精妙,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
四、创设情景,启发想象感受古诗文的意境。
古诗文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更增添了几分深夜人静的气氛。江岸上是火红的枫树,江面上是渔火点点。面对此情此景,离家在外的诗人想到,秋天来了,夜已深,鸟归巢,自己还飘泊不定,流浪异乡,不禁秋愁满怀难以入眠。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在学这首诗时,应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再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意思,让诗句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地加深对诗的理解。
五、采用导语铺陈的方法引导学生和诗人进行心灵对话。
在执教《题临安邸》一诗时,我这样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感慨发自肺腑:“曾经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那些只会寻欢作乐的南宋权贵们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会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想到这一切,你着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酒囊饭袋们!”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教师又提示:“你们忧虑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担忧。紧接着,教师再提示:“想到临死还牵挂国家统一的陆游,想到‘南望王师又一年’的遗民们,你们憎恨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学生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概,他们瞪大眼睛,紧握拳头,犹如爱国的诗人林升,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概、憎恨。在这扣人心弦的“三问”中,学生每一次的激情朗读,层层深入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总之,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
- 【发布时间】2017/11/1 11:36:51
- 【点击频次】251